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政研室施子海主任在2012年全国施工企业领军人物峰会上的讲话

 

关于今年内以来的经济形势

施子海

(2012年9月6日)

 

尊敬的曹玉书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

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可谓严峻复杂,各方面非常关注,看法也不尽一致。我们认为,大体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基本面尚好,二是矛盾和问题不少,三是对未来应有信心。下面,根据我掌握的信息,介绍一些情况。

一、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也是长期矛盾和现实困难相互交织。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是关键、稳定物价是保障的要求,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基本面是好的。具体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增速比去年慢了一些。但有两个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增速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我们年初预期的全年增长目标是7.5%,现在季度数和半年数都超过了7.5%。二是季度间的降幅在缩小,是收敛性质的,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0.8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一季度下降了0.5个百分点,总体上是缓中趋稳。同时,客观地说,尽管我国的增速出现了下滑,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还是比较高的。美国二季度环比折年率增长1.7%,日本是1.4%,欧元区同比下降0.2%,俄罗斯增长4%。

第二,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从需求结构看,内需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稳定投资的政策措施,着力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内需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其中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5.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62.1%。上半年,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7%和49.4%。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形势比较好。夏季粮油再获丰收,早稻继续增产,秋粮长势良好,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趋紧的情况下,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工业生产呈现“一快一慢”态势,“快”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1—7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9个百分点;“慢”是指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放慢,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物流、信息软件、咨询、设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地区结构看,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继续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东部地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节能减排情况看,上半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4%,降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2%、2.5%和1.8%,氮氧化物排放量由上升转为下降0.2%,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继续落实和完善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等综合性政策,从去年8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回落,今年又由1月份的4.5%逐步回落至7月份的1.8%,1—7月累计上涨3.1%,控制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住房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8个,同比上涨的11个城市涨幅都没有超过1%。

第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有序推进,除西藏和新疆外,其他省份均已启动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方案,总体进展顺利、反映良好。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基本完成,“十二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开始实施,在311个县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了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左右。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政策的42个实施细则如期出台,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四是财税、金融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进展顺利,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步伐,扩大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债券市场品种创新和改革步伐加快,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进一步健全。五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务院第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期推出,又有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六是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1973家国有文艺团体完成转制改革,一大批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重点新闻网站和电影公司完成转企改制和公司制改造。

第五,民生继续得到改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就业岗位稳定增加。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12万人,同比多增3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2%。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实际增长9.7%和12.4%,均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0个季度高于城镇居民。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360万套,新开工580万套,均已达到全年目标的70%以上。保障房的分配和管理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四是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镇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3亿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在全国273个市(县、区)开展试点。五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经费支出保障力度加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展顺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医院设施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免费、均等享受到10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上情况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发展中有不少亮点,进一步发展有较好基础。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在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化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好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准备。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方面看,今年以来,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总体保持缓慢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欧债问题仍处在高危阶段。从2009年初希腊爆发主权债务以来,欧债危机已持续近3年,期间有过一些向好发展的迹象,但总体上是愈演愈烈。今年夏季峰会上,欧盟领导人推出了促进增长一揽子计划,但是,重债国的情况目前还在继续恶化,危机正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据欧盟委员会预测,今年希腊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公共债务率)将达198.3%,这比2011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8月,希腊又提出了“延长紧缩支出期限”的申请。西班牙和意大利也频频告急,到今年底两国公共债务率将达到90.3%和125.8%,分别提高21.8个和5.8个百分点;在面临偿债高峰的情况下,两国的国债收益率高企,融资难度加大。法国由于持有较多的希腊和意大利债券,大银行的评级和国家主权信用都被下调,预计今年底法国公共债务率将从85.8%上升到89.7%。作为欧元区的“领头羊”,德国也受到影响,穆迪公司7月已经把德国的主权债务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德国工商总会8月预计德国2012年出口增幅仅为4%,远低于2011年11.4%的水平。目前,在欧元区救助能力不足、主要国家政策分歧较大的情况下,欧债危机与经济低迷相互交织,财政金融风险与经济衰退恶性循环,不仅严重制约欧洲经济复苏,而且成为当前影响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

第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从发达经济体看,由于传统产业仍未全面实质性复苏,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大的带动作用,政策空间受到减债务和促增长两方面需求的挤压,发达经济体短期增长前景不容乐观。美国一、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分别回落了2.1个和2.4个百分点;7月失业率8.3%,比6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到了60.6%,为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下一步还面临财政悬崖的风险。虽然德国经济一、二季度环比分别增长0.5%和0.3%,但欧元区一季度环比零增长,二季度负增长0.2%,失业率5、6月都保持在11.2%的历史高位。随着灾后重建高峰期的过去,日本工业生产动力趋于减弱,二季度日本经济GDP环比增长0.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1个百分点,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从新兴市场经济体看,受外部市场条件恶化和内生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的势头将受到一定遏制。俄罗斯、巴西经济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4%和5%,分别比一季度回落了0.9个和0.3个百分点;南非和印度经济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3.2%和5.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和2.2个百分点。

一些国际组织近期预测,下半年世界经济状况难有大的改观,国际贸易增速总体呈放缓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初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5.6%,分别比去年回落0.2个和0.6个百分点。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贸易量增长3.7%,比过去20年的平均增速下降1.8个百分点。

第三,国际商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市场信心脆弱,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波动显著增强。从商品市场看,先抑后扬。国际原油和重要矿产品价格在二季度大幅下跌后,最近两个月又快速回升。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111美元一度跌破80美元,最近回升到约96美元;伦敦铜价格从每吨8760美元一度跌至约7300美元,最近回升到7720美元左右。近期北半球一些地区的严重干旱,增加了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的国际价格快速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6.2%,这是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还会持续宽幅振动。从金融市场看,波动加剧。国际汇市动荡不安,欧元兑美元汇率3月以来持续下跌,到7月末才有所企稳。贵金属价格上半年大跌后,从7月起有所回升,8月在美联储暗示即将出台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的情况下快速上涨。黄金价格先由每盎司1790美元下降到1528美元,现在又回升到接近1700美元。全球股市也是大起大落。

这些情况表明,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的轨道,但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进一步凸显。促进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的协调合作,共同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从国内来看,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同时,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进一步凸显。

第一,稳定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困难。从外需来看,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贸易量增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加上我国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对外贸易形势十分严峻。1—7月,我国出口增长7.8%,比上半年降低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15.6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增长1%,比6月份下降1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9.4个百分点,8月份出口形势也没有大的好转。反映我国制造业外贸情况的先行指标新出口订单指数7、8月份均为46.6%,比6月份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外需不足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下一阶段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从内需来看,有效需求的扩大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一方面,扩大投资难度较大。受市场约束强化、预期收益下降、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企业增加投资的能力和意愿不足。政府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受融资能力的影响,一些项目也放慢了进度。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已按期出台,但政策效应的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偏低,消费意愿短期内还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消费市场环境不够规范,食品药品等商品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流通领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市场监管也不完全到位。消费的新增长点亟待培育,医疗保健和养老等服务消费需求潜力虽大,但有效供给不足。

总的来说,当前经济趋稳的基础还比较脆弱。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比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连续5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6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8月份49.2,11个月来首次降到荣枯线以下;全国铁路日均请车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也较低,只有4.5%。这些情况表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第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一是生产经营成本上升,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41元。二是小型微型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降幅比1—6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7月末,企业亏损面达16.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4.4%。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已出现从下游行业向上游行业、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情况。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人才、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制约了产业升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三是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潜能远未释放,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3%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水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工程设计及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不足服务业的40%,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同时,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第四,实现全年农业丰收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近期情况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二是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下跌。三是病虫害和洪涝灾害可能多发偏重。在高起点上保持农业稳产增产的任务仍很艰巨。

三、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对前面提到的困难和挑战,不可等闲视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但我们在高度重视矛盾和困难的同时,决不能妄自菲薄,必须坚定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克服困难有现实的基础,还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依然较大,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是具有比较广阔的内需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将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成为带动和支撑经济长期较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内生动力。我国去年的城镇化率只有51.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而且低于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城镇化还有很大空间。据专家估计,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有1000多万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相应带动1000亿元消费需求和1万亿元投资需求。而且,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又不平衡,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支撑经济在较长时期内较快地发展。

二是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达到3.3万亿美元;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去年超过10万亿元;我们有崇尚节俭的传统,居民储蓄率一直比较高;产业发展也有较好基础。

三是具有较大的政策调整余地。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两次调降后目前是20%,仍处较高水平,价格总水平又在持续回落,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都比较大,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多年实践,政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应对复杂局面、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断上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主动调整应对困难、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所以,只要政策对头,工作到位,我们一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困难,实现经济由缓中趋稳向稳定回升转变。

按照中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并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化解经济增速滑出预期目标的风险,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健全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把稳投资作为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与实施国家规划、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和推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协调发展的轨道。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积极支持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抓住当前通胀压力减轻的有利时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阶段,经济领域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必要的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文化、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实实在在推出一批民间投资能够参与建设的具体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落实和完善稳定出口政策,积极扩大出口,妥善应对贸易磨擦,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对外经济稳定发展。

二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相关价格政策,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三是努力做好“三农”工作。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生产“九连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治。

四是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尽管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仍存在不少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要继续下大力保障市场供应,降低流通成本,完善流通设施,强化价格监管。

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加大财税金融改革力度,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教育、文化、科技、行政审批、事业单位等领域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六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房地产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切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分配管理,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以上是我向大家所作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汇报。各位企业家身在经济工作的第一线,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一定会有更深切的体会。我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