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工程建设行业新发展
——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27次年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曹玉书
各位代表:
我受第六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施企协曹玉书会长做工作报告
一、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的指导下,秉承服务宗旨,在调整、巩固、提高原有业务的同时,力求创新突破。围绕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营造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引导企业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会员管理和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等主要方面积极扎实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
(一)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要求,加快施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从内外两个方面抓起。首先是完善自我。一年来协会在引导会员企业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方面主要做了五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贯彻《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有关诚信体系建设要求,继续加强工程建设企业社会信用评价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在总结以往社会信用评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四项措施。第一是扩大和整顿评估师队伍。一方面对原有评估师队伍进行了摸底核实,并适当调配;另一方面举办信用评估师培训班,进一步充实评估师队伍。第二是加强与专业评估公司的合作,注重发挥专业评估机构作用,提高了信用评价工作的质量。第三是修订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完善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工程建设企业履约能力。第四是改进实地访谈方式和规范实地访谈的内容、流程。由协会、专业公司、业内评估师组成评估工作组,以保证评价工作严格、认真、科学、规范、公正、透明。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得到了关联协会和企业的认可、支持和配合,对扩大评价范围,提高评价质量起到了明显作用。一年来,共有98家企业信用等级被评为AAA级。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继续加强工程建设行业人才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截止目前,由协会牵头与40家行业和地区关联协会共同举办了八期培训班,分别培训了QC诊断师308人,安全应急救援人员190人,成本控制操作实务人员55人,信用评估师124人,高级职业经理人457人,中级职业经理人224人。与此同时,协会还通过开展“优秀职业经理人”评比表彰活动,在行业内为会员企业树立典型,鼓励经营管理人才不断进取,持续提高,形成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推动会员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经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批准,协会于2011年3月17日正式成立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科技委组织推动下,2011年企业科技成果申报较上年增加了20%,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科技委评定,共有240项新技术荣获创新成果奖,96家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奖,124人获得了技术创新先进个人奖。科技委切实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国务院科技奖励办的认可,已批准我协会拥有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资格。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工程建设企业信息化程度。为贯彻落实穆虹副主任关于指导和带动企业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协会加大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力度,积极搭建行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合作和资源整合的平台。2011年5月31日在广西南宁组织召开了以“信息化与管理创新”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高峰论坛暨信息化成果展示交流会”。来自相关行业协会、工程建设企业、软件企业、咨询企业的近400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行业信息化和管理创新展开了专题演讲和深入交流,部分参会企业还当场演示了自主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并进行现场解答和研讨。目前,以“信息化”为主题的这类专门会议已连续召开了七次,逐渐成为推动会员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和协会的业务品牌之一。
五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2011年11月中旬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召开了企业家工作委员会换届会议,来自中央大型企业和地方龙头企业的企业家参加了会议,会上各位企业家就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施工企业对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突破、设想和政策诉求;施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工程建设领域“恶性竞标”问题的防范和建议等四个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离不开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年来,协会在这方面做了不懈努力。
一是通过调研反映会员诉求。协会就会员企业关心的改善发展环境,合理确定标准定额等焦点、难点问题展开专题调研。采取信函、电话、发放问卷等形式收集情况、数据,先后到10多个省、区、市,实地走访、座谈,尽力以数字和案例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现状和诉求。在11月下旬云南丽江召开的第25次秘书长联谊会上,来自全国近50家行业、地方工程建设(建筑)行业协会和央属特大型施工企业的领导,重点围绕着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工程质量管理两个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责成协会有关同志将规范招投标秩序作为“施工企业发展环境研究”这一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连同“全过程质量控制可行性研究”,一并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重大研究课题项目,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争取早日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建议。此外, 2011年一季度还通过了科技部、住建部对协会所承担的“施工企业战略实施控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成果的审查,得到了“国内领先”的最终评价。该成果在北京首钢建设集团、上海宝冶集团、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安徽阜阳建工集团4家企业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协会组织施工企业家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组织的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不仅疏通了企业向政府直接反映诉求的渠道,还荣获了国家发改委颁发的 “共绘蓝图---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突出贡献奖”,成为国家发改委司、局及直属联系单位中唯一的获奖单位,也是协会建会以来获得的唯一殊荣。
二是协助会员企业寻求合作对象拓展市场。2011年8月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工程项目合作洽商会”,来自全国200余家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发布了200亿元拟合作项目及大宗物资采购信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对工程项目的融资产品也分别作了介绍,为参会的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公司提供了众多合作商机。截止目前,江苏创力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化学第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已达成项目合作,与中国化学第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浙江兴土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国交通建设第二工程局已达成项目合作。会后仍有多家专业施工企业正在与意向总承包企业接触中。通过组织这样的交流洽商会,扩大了企业的交流范围,加强了合作交流的效果,实现了双方共赢。
三是为会员企业间学习与交流牵线搭桥。2011年以来,协会十分注重加强会员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积极组织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到发达地区的企业学习,组织中小施工企业到大型施工企业学习。经我协会联系协调,2011年6月份促成了新疆石河子泰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名中层领导赴北京城建集团挂职工作。目前,挂职任务已经结束。派出人员在公司治理、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收获颇丰。为此,新疆方面专门给协会送来了感谢信。
四是引导会员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为引导会员企业通过树立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协会积极为会员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协助整理相关资料,先后向国家工商总局推荐福建省恒亿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正平公路桥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申报“全国知名商标”。
五是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在宏观经济政策适度调整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协会为帮助会员企业应对这一问题,多次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进行沟通、协调,将协会在北京地区信用评价中一批资质好、信用优的中小会员企业推荐给该行,并成功地从该行争取到2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为中小会员企业快速便捷地得到发展资金提供了一定帮助。
六是为会员企业与工程机械厂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以大量需求调查为依据,协会在西安市召开的第26次年会同期举办了中国施工装备展览洽商会。实践证明,展会是成功的。参展商囊括了国内外排名前五位的厂家,展览面积两万平方米,展出品种繁多,参展专业观众12000余人。展会上达成数十项购买意向,展会后中石化建设集团购买了徐工集团两台重型塔吊,新兴建设集团以融资租赁方式购买了中联重科二十九台吊车。
七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协会主办的杂志、通讯和两个网站的媒介作用。及时宣传、解读党和国家以及我委有关政策,报道协会工作动态,就会员企业关心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传播会员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发布供求信息、提供商机。
(三)以评选好国优工程为抓手,大力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一是切实保证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质量。评审工作始终严格按照规定办法和程序进行,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2011年共收到了来自全国38家协会推荐的203项工程,无论是工程数量,还是行业及地区覆盖上,都比去年有了较大提高。最终,经各审定委员审定,10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157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是完善国优评审内容。工程设计是国家优质工程审查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的前置条件。为避免一些设计先进、质量优秀的工程因没有进行设计成果评价而不具备申报国优的条件,保证“国优”评选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广大国优工程申报单位的要求,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经过充分的酝酿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决定组织权威设计专家对申报201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且没有获得设计专项奖的工程进行设计成果评定。本次设计成果评定是完善“国优”评审工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最终经各审定委员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9个工程项目荣获“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这些项目工程设计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投产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各行业的标杆、排头兵,对工程建设行业整体安全质量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三是扩大国优评选范围。为适应会员企业在境外承揽工程快速发展的局面,帮助企业在所在国树立品牌和企业形象,应企业要求,在2011年的国优评选中增加海外工程项目的评选内容。为满足国优工程创建单位的需求,在2011年的国优评选中还增加了先进个人的评选内容。两项新增内容得到了企业热烈拥护和积极呼应,有10项海外工程荣获“国优”称号,594人获创建国优工程先进个人称号。
四是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国优奖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是国务院批准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三十周年,为进一步展现国家优质工程奖作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最高荣誉奖项的风采和广大工程建设者为此做出的突出贡献,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准,协会于1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弘扬国优精神 创建优质工程——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会上,创优企业代表介绍了经验,对评选出的23项“国优”30年经典工程,30家“国优”30年突出贡献企业,和30位创“国优”30年突出贡献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日“国优30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展期3天,展出面积12540平方米,搭建7280平方米,来自全国的308家企业和43家地方、行业协会携468项工程参加了展览,15000多名专业观众观展。此次活动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形式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也同期进行了报道。通过举办此次活动弘扬了 “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使推进科技进步,强化工程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是积极开展施工现场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为促进质量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协会加大了施工一线群众性工程质量管理活动的组织指导力度,通过行业、地方关联协会和特大型企业集团收集、筛选施工人员在现场创建的质量管理成果,组织成果发布会进行交流推广。从6月份召开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的情况看,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共有来自全国的640多家企业的11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参与小组数量达到746个,现场发布成果的小组714个,分别比上年提高10%、15%和20%。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普及率、成果率比上年增长3.2%和4.5%。部分小组成果发布率达100%。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2011年,协会还首次开展了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卓越领导者和优秀推进者的评比表彰活动,对广大基层工作者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是加强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促进施工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根据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召集十余家具有代表性的会员企业举行专题座谈会。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举办了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为主题的培训班,普及知识,推广经验。通过培训,有190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取得了国家安监总局统一制发的应急救援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四)完善会员企业管理
一是及时核实掌握会员企业的信息,确保与会员企业之间联络畅通。针对我协会会员单位数量较多,涉及面广,人员、地址经常发生变化的特点,为确保与会员企业之间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掌握会员企业相关信息,2011年我们对2400多家会员企业进行信息核实与更新,并实施了动态跟踪管理,确保了协会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是明确理事、常务理事单位人员名单,充分发挥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的领导作用。2011年,协会在原有理事、常务理事单位的基础上,将理事、常务理事具体落实到个人,并向每位理事、常务理事颁发了证件。在2011年的年会上,理事、常务理事出席会议的人数有大幅度增长。事实证明,这种方式避免了出席理事、常务理事会议的代表随时变换,对协会工作的了解时断时续的弊端,有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增强理事、常务理事的责任心、荣誉感和主动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使章程有关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规定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和会员企业的通讯联络,及时传递信息,2011年我们集中了相当精力开展联络员队伍建设,建立了联络员信息交流平台,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组织编印联络员工作手册,以方便联络员开展工作;改进联络员工作会议形式,丰富会议内容。在2011年9月召开的通联员、通讯员工作会议上,有近200名代表出席。通过联谊活动,加深了联络员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彼此友谊,提升了各会员单位之间的亲和力。
四是积极发展新会员,壮大会员队伍。会员单位是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员单位数量是协会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体现。因此,协会十分注重新会员发展工作。经过努力2011年共吸收109家企业入会,协会会员单位总数已达到2400多家。
(五)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在征求广大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经协会领导批准,下发了协会秘书处工作规则,秘书处前台管理规定,修订了收入分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使秘书处各项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运行有秩。
二是注重人才培养。经过适度调整,目前秘书处工作人员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平均年龄为37岁;本科以上学历25人,占86%;其中博士1名,硕士6名。理工专业和有施工企业工作经历的15人,占52%。
三是注重发挥党支部监督保障作用。在支部带领下,秘书处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坚持经常性思想教育,坚持正常党组织生活,坚持新党员发展。支部还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加机关党委组织的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反腐倡廉征文、“十二五”建言献策征文以及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歌咏比赛等活动,协会连续两届获得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优秀组织奖,多名同志的论文入选。协会党支部还组织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赴井冈山,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方向正确,成绩显著,特点突出,变化可喜。这主要源于:一是主动汇报工作,争取领导支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系更加密切。分管领导穆虹同志对协会工作给予极大关注,随时给予指导,委内有关司局领导也多次参加协会重大活动,每年都有一到两个调研课题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课题项目。二是主要领导始终站在第一线,重要工作亲自抓,各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单位,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交流,注重发挥领导机构的作用。三是始终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关联协会一道组织开展工作,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为会员提供服务。四是不断发扬光大长期以来形成的会员第一、服务至上等优良传统,特别是国优奖设立三十年所形成的“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国优精神,鼓舞着全协会开创工作新局面。五是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基础建设。无论是调查研究,及时反映会员诉求,还是疏通联系政府渠道,及时提供政策建议,都体现出为会员办好事,办实事。改善协会办公条件和职工待遇,逐步畅通部门间沟通联络,密切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员工热情高涨,团队凝聚力增强的良好氛围。
可以说,我们协会在第六届理事会的领导下,不仅是在2011年,乃至近年来,协会各方面的发展和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比如,在行业调研的广度、深度和进度,在帮助企业反映诉求和解决困难上,在加强境外交流协助会员“走出去”上,在会员发展和会费征收上,在丰富与关联协会合作共赢的内容和方式上,在打造协会品牌和拳头产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二、2012年度工作安排
总体上,2012年度我协会将严格按照穆虹副主任提出的“围绕中心,突出特色,强化服务,不断创新,把服务大局,服务行业发展自律,服务会员企业作为指导工作和衡量业绩的准则”的要求,认真履行协会职能,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抓紧进行“施工企业发展环境研究”、“全过程质量控制可行性研究”两个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将规范招投标秩序列为“施工企业发展环境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二是就目前工程建设行业所面临的保证金制度、融资难等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新的调研,广泛听取会员意见,及时了解在落实各项行业政策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实时跟踪,全面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总结经验,形成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调研报告,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要逐步建立行业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发布系统,向广大施工企业定期发布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协会策划工作内容、会员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依据。
(二)切实发挥各专业委员会职能作用
一是发挥职业经理人资格评价指导委员会作用,为会员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认真做好职业经理人资格考试认证,职业经理人的继续教育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协会网站和刊物,打造行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交流、探讨的平台。进一步完善职业经理人网上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查询系统。
二是发挥科学技术委员会作用,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目前我协会已经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资格,下一步要认真做好推荐项目的筛选,严把质量关,为建筑施工行业能获此殊荣做出最大努力。要进一步细化科技奖评审办法,完善评审流程,通过科技成果奖评选,发掘技术创新成果,加快推广应用。要积极宣传科技创新在工程建设行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对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做好科技创新成果奖评选的各项基础工作,迎接国家奖励办社会力量办奖三年一次的考核。
三是发挥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作用,做好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发展环境,制定技术标准,提供规范服务四方面工作,促进企业业务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同时,继续通过举办高峰论坛、典型示范、成果发布会等形式的活动,促进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学习,使更多优秀信息化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四是发挥信用评价工作委员会作用,积极推进工程建设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今年4月17日,我协会在北京召开了“2012年中国工程建设诚信企业推介大会”,这对于促进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推动行业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评价范围,增加评价数量,保证评价质量,以提高评价结果公信力。同时加强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商务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和各级招投标机构的沟通,积极推动和促进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逐步引导工程建设市场主体树立诚信意识,推动行业内诚信经营氛围的形成。
五是发挥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作用,以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强战略合作、培育企业文化等为主题,举办沙龙、论坛等活动,促进施工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行业的发展。开展优秀施工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
(三)完善会员企业各种交流平台
一是通过每年一届的国内项目分包洽商会活动,为施工企业搭建项目对接的平台,帮助施工企业了解工程建设的投资趋势和重点发展方向,提供项目合作信息和合作意愿,同时展示企业自身实力寻找优质合作资源。
二是加大与相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行业专家的合作,通过举办信息发布会、高峰论坛、专业培训等形式,帮助施工企业了解国家行业政策法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员工的专业技能。为会员企业提供信息经验交流和享受教育培训的平台。
三是深化与国际同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从宏观指导和信息发布等方面,帮助企业在识别、规避和应对风险的前提下,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海外工程国际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
四是办好协会主办的两刊、两网。网刊要进一步打造好为会员企业提供形象宣传、信息发布、经验交流、学术研讨和舆论营造平台。同时要通过增设栏目、增加版面等途径及时报道协会各方面工作动态,加大对协会工作的宣传力度。
(四)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水平
一是全力打造国优工程品牌,修订国优评选办法。重点是根据近年来工程建设项目重点领域、建设规模和标准等变化修改申报条件,将全过程质量控制五年来试点经验纳入相关条款,使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有机融入创建国优工程当中。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成果评选办法和程序,巩固提高国优海外项目和创优先进企业、个人评选试点成果。加强国优现场复查专家队伍,优化专业结构,增补一批在设计、监理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业人员,完善专家库建设。规范国优申报程序,提高评选质量和效率,减少申报成本,推出国优网上申报系统。加大国优品牌宣传力度,弘扬“国优精神”,塑造国优工程形象。
二是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和穆虹副主任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多次指示精神,开展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年活动,目前我协会已经会同工程建设各行业、地方协会和大型集团公司共61家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的倡议书》,编制印发了《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指南》,印发了《关于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奖评选活动的通知》。此外,我协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的《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工作的报告》得到了穆虹副主任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在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方面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进行典型调查分析,编印《保障性住房典型案例手册》;第二,加强理论研讨和业务培训。组织以《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指南》、工艺创新、节能节材、绿色环保,典型案例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研讨培训工作。第三,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奖评选活动。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推动更多的企业创建优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第四,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示范活动。选择设计优、质量好、代表性强的在建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示范活动,引导工程建设企业创建出更多的优质保障性安居工程。第五,会同有关关联协会对在建的保障性住房进行质量调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纠正。
三是继续推进优秀QC小组评选工作。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加强QC专家队伍的建设,壮大QC小组评审专家库,对证书到期的专家进行继续教育,完善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卓越领导人、优秀推进者评选活动,推动这项工作更加深入基层。
四是在国家安监总局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编制工作试点,帮助试点企业掌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管理要求,完善现有应急预案。培训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逐步将安全生产工作推向深入。
(五)加强与会员的沟通联系
一是积极壮大会员企业队伍,扩大会员覆盖面。二是加强联络员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和会员企业信息动态化管理,完善会员管理机制,提高协会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联络员会议组织形式,丰富会议内容,办出联络员会议的特色。四是进一步明确理事、常务理事单位责任和义务,发挥理事、常务理事单位的领导作用。五是加大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在为会员企业服务的内容、形式、手段上不断的开拓创新,使协会真正成为“会员之家”。
(六)进一步加强秘书处内部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员工激励与约束考核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民主、规范的运行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优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形成一支工作质量好,工作效率高的协会工作者职业团队。三是进一步加强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员工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守法观念。同时,关心员工生活改善与事业发展,形成一个相互关心、爱护、支持、帮助、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争取早日实现“国内有重要地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一流社团的奋斗目标。
2012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将继续认真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会员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为会员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围绕会员企业主要诉求和核心利益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