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决定未来
——在首届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十佳”报刊主编和 2013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行业“金银页”报刊表彰会上的总结点评
肖华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从松花江畔长白山麓果实累累的金秋,到八一南昌英雄城骄阳似火的炎夏,在这季节轮回中,我们相聚在一起,感受那一片片阳光,所成就的一个个多彩的梦想;领略那一份份耕耘,所换来的一份份欣喜的收获;体会那一份份付出,所换来的一份份荣耀的成果。
今天下午,我站在这里,掩饰不住内心的感慨和感动。我讲的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对荣获十佳报刊主编的部分主编点评,二是对荣获金页奖的部分报刊点评,三是对行业报刊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荣获十佳报刊主编的部分主编点评
一份成功的报刊背后,一定有一位优秀的带头人,他的思想和智慧能够影响一份报刊进而影响一大批读者,因此,在办报办刊过程中,主编们的办刊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促进行业报刊的发展,为了激励那些可圈可点的先进主编,中施企协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对行业报刊主编进行了摸底,经过初评、复评和专家评审,首届十佳报纸主编和首届十佳期刊主编在本次会议上亮相。这些优秀主编的代表获此殊荣,可谓当之无愧。下面,我选择其中8名获得十佳报刊的主编进行介绍。
一、全国工程建设行业首届十佳报纸主编获得者、《宁波建设报》主编沈杰先生,当那一枚枚奖章,一本本证书,一摞摞作品,见证了他任《宁波建设报》主编的成就与荣耀。作为这家企业文化的旗手,他一直高擎“文化育人、文化育企”的旗帜,把企业文化报作为一种有效载体,传递企业理念与员工精神。这种价值观不仅成就了企业的文化价值,也成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持续驱动企业团结、奋斗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引擎。作为工程建设行业的文化工作者,如何从钢筋水泥混凝土中汲取文化元素,让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成为在这些冷冰冰的城市建筑中鲜活起来,沈杰和他主编的《宁波建设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二、全国工程建设行业首届十佳期刊主编获得者、《山西建筑业》执行主编王正祥同志,这位在媒体圈里一混混了30多个春秋的老前辈,写过的作品堆成山、拿过的省部级、国家级新闻奖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但他最欣慰地是业内人士亲切称呼他为“老王”。老王退居二线后,被聘为《山西建筑业》担任执行主编的十一年间,《山西建筑业》蝉联十次被评为全国建设行业“金页奖”期刊。我很欣赏他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他说,“行业报刊是行业的喉舌,是旗帜,是企业的领跑者。担当主编的大任,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一本好的期刊跟它的主编素质高低水平,是绝对分不开的。”他还说,“行业期刊必须贴近行业职工,要给一线职工更多报道。主编人员必须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组稿、选稿、用稿。
三、人称热心老大姐,被大家响亮地称为四毛的《浙江建筑业》主编毛毳,是这次首届十佳主编的惟一女同志。自从她坐上主编这把交椅后,充分发挥精品意识、创新意识、策划意识、特色意识,使“外行看不懂,内行不爱看”的刊物“老面孔”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她认为,《浙江建筑业》就是为建筑强省、建筑强市、建筑强县、建筑强企、建筑之乡鼓与呼、呐与喊。在她的主导下,《浙江建筑业》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紧扣广大施工企业的实际需求,在读者与企业、企业与市场、协会与政府和企业之间,架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她认为,讲求方式方法,才能让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论宣传鲜活起来。在栏目设置上,注重理论文章与各种小栏目巧妙配合,通过图片、言论进行合理搭配,既发挥理论文章的解释解惑功能,又能加强刊物的文化气息和信息含量。在版面编排方面,学习借鉴其他报刊的经验做法,在编排技巧上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避免长篇枯燥的说教和官样文章,运用丰富的版面语言,增加链接和图解等多种元素,力求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增强感染力和冲击力,达到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和开阔胸襟之效。因此, “四毛”总是被人称道!
四、连续十年被评为“金页奖”的《新视野》杂志,无论是其内在还是外表,始终保持着求新、务实的品质风格,她像从贵州大山里走出的村姑一样的朴素、亲切。这本默默无闻的期刊的主编叫王小龙,是中铁五局企管部部长,他在不经意间将《新视野》变成了一条大龙。朴朴素素,尽管看上去土里土气,《新视野》的风格却是独树一帜。其一,是超越性,不以宣传企业为主,而是给人以启示和传播知识为主,做到有所不为才有所为,这种不带功利的办刊风格,可以为我们带来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以及企业内外读者的广泛认可;其二,是时代性,每期重点文章必须是国家最新的政策,或改革发展中反映出来的,最受关注的重大问题,或最新的管理与改革的经验成果,让不同的读者通过《新视野》贴近时代的脉搏;其三,是提升性,从过去推广管理知识为主,到以更宽阔的视角去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走向,关注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关注企业管理者最敏感的焦点、难点问题;其四,是精品性,《新视野》一直都由专人在编辑,从来没有换过人,每期要从全国几十家最有权威的报刊及网络中精心选择重点文章,《新视野》每期只刊登二十来篇文章,他们要从几百篇文章中进行取舍,从新、深、权威三个标准进行把握,从而保证了《新视野》的深度、新度和广泛度;其五,是知识性,每期辅以一些管理方面的小典故、小知识,以快餐的形式奉献给读者,这不仅活跃了版面,也使《新视野》与读者之间有了亲近感。难怪《新视野》连续十届蝉联“金页奖”。如今,荣膺十佳主编的王小龙,认为自己还是小龙,他通过《新视野》告诉我们,“只有本色的美,才是真美,才是大美”!
五、说话风趣诙谐,幽默睿智的隋冬,自2007年底担任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会刊《中国冶建》杂志主编和“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网站”负责人后,一人一马一条枪,一个人唱了7年的独角戏,一个人演了七年的双簧戏。在仅有他一个人负责杂志和网站全部工作的情况下,大胆创新,千方百计为行内内外的读者提供好看、有用的信息盛宴,使《中国冶建》杂志由原来仅有十几页的内部《简讯》,成长为“全国冶金建设行业核心期刊”,连续6年获得“金页奖”。“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网”也是由隋冬一人进行日常更新、维护。他每天都及时把协会文件、通联员来稿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平均每天更新信息上百条,全年更新信息高达36000多篇,他将网站的鲜活、便捷、有效的特色运用到更好,单篇文章点击率已突破3000人次。无论是唱独角戏还是演双簧戏,可以说表现不凡。因为他深深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六、王健重名比较多,网上一搜成百上千,而《中十冶集团》主编王健却是独一无二的。他从事企业文化,他关注于此域同行之间历史同现代文化变动的气息,关注于那些固态静止或婉转流动的文化表情,关注于群体声音和企业思想的碰撞,关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品质和力量。他,有事精着做,无事找事做,通过企业这份小报,源源不断地把企业的声音和文化思想传播到行业的角角落落,为企业渐渐积累起一股品牌的力量。他以“舆论导向、沟通桥梁”为宗旨,紧紧围绕本公司的中心工作,突出亮点、营造氛围,使企业内刊办出了特色,从1985年创刊到2012年末勇创300期大关,从黑白到全彩,从专业理论到百思争鸣,20多年的时光体现的是中十冶文化身后一长串或深或浅的脚印和企业的品牌价值观,散发的是中十冶文化清冽甘甜、激人求进的清香,是十冶人拼搏向上、奋发进取的缩影和不断前行的镜子与铜鉴。
七、陆汉洲,农家子弟,行伍出身。近二十载军旅生涯,铸就了军人执着追求的性格。他便笔耕不断,先后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启东市作家协会主席。他主编的《南通二建》报,秉承军人的执着和南通二建“追求卓越、创造价值”的企业精神,陆汉洲执掌的《南通二建》报,自2008年创刊以来,已出版67期,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工程建设行业金页奖报纸,2012年获评江苏建筑业十佳报纸。对于办好一份企业报,作为报纸主编,陆汉洲的体会要有一份责任担当,对每一个文字负责,对每一篇报道负责,对每一期报纸负责,对每一个作者和读者负责。今天,南通二建报已经成为成为南通二建企业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陆汉洲也成为南通二建广大作者和读者尤为尊重和可信赖朋友。
八、《四航》杂志主编肖明葵是一个开创、务实、勤奋、热情的文化战士和敢于担当,努力作为的杂志主编,他带领团队摆脱了传统企业期刊狭隘的、一般性的宣传报道功能定位,而是以“追求品质,谋求品格,力求品味”为办刊方向,抓住岭南地域特色、交通建设行业特色、四航亲情文化特色,历经6年的办刊探索和实践,从无到有,从朴实到生动,从简约到精美,逐步形成了打造“三大名片”,把《四航》杂志办成了建筑行业内部文化刊物的一朵奇葩。其一,坚持以塑造企业品格为己任,以打造企业公关名片为价值追求,突出亲情特色,将《四航》打造成对外文化交流、甚至经营公关的企业公关名片,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影响力,为企业创造并提升了价值。其二,坚持以记载四航发展为己任,以打造企业文化名片为专业追求,突出岭南特色,将《四航》打造成传承文化精神,凝聚发展力量的企业文化名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其三,坚持以探索管理改革为己任,以打造企业智囊名片为战略追求,突出行业特色,将《四航》打造成总结发展经验,探索发展战略的企业智囊名片,营造了思考探索企业发展的战略阵地,为企业发展点燃了思想火花和战略导火。
对荣获金页奖的部分报刊点评
一种种文化传承经典,一个个品质铸就辉煌,一项项创新引领未来, 一份份报刊承载明天。
这次共收到参评报刊239家,其中报纸类141家,期刊类98家,这次参评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堪称工程建设行业内部报刊历次评选活动之最。在期刊中,省市行业协会独领风骚,成为一大看点;大中型国企和民企报刊百花齐放,成为一大景观。尤为可喜的,参评报刊的新面孔频频亮相,凸显新亮点,如《上海重工》报、《天齐报》《江西中恒》报、《浙江鸿翔》期刊、《中铁建工》等报刊,这些报刊在今年第一次参评就彰显实力和魅力,显示生命的、鲜活的、生动的内涵,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表彰的65个金页奖和174个银页奖,与其说是一天的表彰,倒不说是一年365天每天每时的评选。如今,邮寄到协会、杂志社的行业企业报刊已达360余份,邮寄来的过程,实际也是评审的过程;我们阅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筛选的过程,综合评议的过程。谁办的好与差,我们是有比较的,心中是有数的。我们将平时的评审,与现场的专家的评审结合起来,最后由协会领导对评审意见进行综合审议后评选出来的。金页奖报刊占参评报刊的30%,其余为银页奖报刊。
获得金银页的行业或企业报刊,有的贴近企业中心工作实际、为企业的改革发展鸣锣改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的企业报刊,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精心组织规模报道,为重点工程建设鼓劲加油;有的企业报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多侧面地反映员工群众的生活和情感,增强报纸的亲和力。
下面,我着重对荣获“金页报刊”殊荣的8家报刊进行点评:
一、从黄浦江畔一路走来的《上海建筑业信息》,是由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主办,近十年来一直是全国工程建设行业的“金”“银”刊物。这份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期刊,始终按照“会员需要,我的服务”的办刊原则,坚持“紧扣行业特点,宣传行业风范、指导行业发展、沟通行业信息”的工作方向。刊物采用向行业领军人物、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约稿、通讯员撰稿、协会工作人员编稿的组稿模式,力求探索、研究、解析行业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行业的发展、管理和施工经验,努力向会员企业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息。
二、连续五届蝉联金页奖的江苏南通二建集团主办的《南通二建》,按照“服务企业、服务经营、服务员工”的办报宗旨,始终坚持“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的高度统一;始终坚持传递企业正能量的大方向、展现企业新跨越的大视野、提升企业价值观的大境界,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企业同行,与员工同行;始终坚持员工良师益友和企业文化平台的企业报本色。报纸创刊以来,深受企业广大员工的喜爱和业内同行的好评。
三、一花一世界,微中见精彩,这是人们对《苏州二建》报高度褒扬。这份承载着江南丰厚文化与历史基因的区区小报,办的非常有特色,因特色而彰显个性, 因特色而彰显优势, 因特色而彰显竞争力, 因特色而彰显生命力。《苏州二建》成了一座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成了一条现代建筑文明的倡导者与传统思维模式沿用者之间的更迭纽带。《苏州二建》一再忠告,与一味枯燥的宣讲诀别,只做最真实质朴的塑造和传播,在有限的空间,用大思路、大气魄、大视角、大手笔、大担当,真诚满足企业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我们相信《苏州二建》报,将始终坚持“挥之不去的理想情节和矢志创先的实践态度”,不断耕耘,只为卓越。
四、中建二局《建筑通讯》报,紧跟时代步伐,为管理立言,为改革而呼,一步一个脚印,用精彩的文字记录了一个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管理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份小报始终坚持策划在先,思想之美、内容之美、版面之美、视角之美、文字之美是该报同仁的不懈追求。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份小报大量地报道了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精彩点滴,一个个精心策划的专题、一个个新颖别致的版面,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强音,记录了新一代建筑人的成长足迹和心灵之路。坚持创新,勇于超越,如今的《建筑通讯》报已成为中建二局人的精神家园和形象之窗!
五、尺方之间,书不尽兴衰荣辱;四版文辞,写不尽酸甜悲喜。翻开连续五年蝉联金奖的中铁七局主办的《中原建设》报,按照“小报大思路,小报大资源,小报大手笔”的总体框架要求,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之风扑面而来,既有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新闻事件,又有员工身边的生动故事;既有为重点工程呐喊助威的深度报道,又有反映员工精神风貌的微短新闻;既有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又有普通员工的风采展示;既有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看法建议,又有员工发自内心的思想独白。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片,见证了七局人筑路天下的豪迈气概,讴歌了员工视企如家勇担重任的无私情怀,定格了可敬可爱的感人瞬间,汇聚了员工们为企业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一方小报撒落大江南北,将长城内外乃至大洋彼岸的七局人紧密相连,成为共同的文化纽带。
六、《电气化铁路》报是中铁电气化局的承办的企业报,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办报历史,该报以宣传电气化人和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为宗旨,坚持贴近一线,贴近基层,贴近员工,为宣传电气化铁路建设和高速铁路建设、提升企业品牌、活跃企业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电气化铁路》报记录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报道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和高速铁路建设的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报道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和高速铁路的诸多第一。该报既关注报道行业的重大事件如我国电气化铁路跃居世界第一等,又关注并持续报道工程建设中默默吃苦奉献的普通一线员工,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出具有导向性的系列评论和系列报道,又推出了抒发一线员工情感的员工文化栏目。该报多次获得“金页奖”。
七、中交四航局主办的《四航》杂志独领风骚,连续多年荣获金页奖。她围绕“为四航战略扬帆导航,为四航发展加油鼓劲,为四航改革鸣锣开道,为四航和谐营造氛围,为四航员工提升品格,为四航形象添光加彩”的“六为”办刊宗旨,按照“力求品质,追求品味,谋求品格”的“三品”办刊方针,办出了具有浓浓的广东风、重重的企业色和暖暖的四航亲。特色一,浓浓的广东味,打造成为了具有浓郁岭南色彩的企业文化名片。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杂志内页;无论是风土人情,还是工地生活;无论是历史往事,还是激情今日,《四航》整本杂志体现了浓郁的岭南文化色彩。特色二,重重的企业色,努力成为宣传和探索企业发展的交流平台和战略智囊。今年《四航》杂志尝试开始站在交通建设行业的高度和广度,对《城市运营商》和《低碳绿色交通工程》等企业发展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战略思考,向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智囊前进了一步。特色三,暖暖的四航情,营造成为了和谐企业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四航人》,还是《四航人家》;无论是《家属传情》,还是《摄影天地》;无论是《青年风采》还是《走基层》,《四航》杂志用充满关怀的暖色调和充满友爱的人情味,展示了四航人平凡而又精彩的工作生活和内心世界,成为了四航人传承人文的精神家园。
八、《振华重工》报在今天参评的所有报纸中比较特别。她来自一家国际化重工企业,名叫振华重工,以75%以上的港口机械市场占有率称霸全球,近年来又在海洋重工、大型钢结构领域风生水起。《振华重工》报起步较晚,但定位较高,充分汲取母公司中国交建的办报文化,又自成国际化公司特色,版面设计大气且不断推陈出新;文章紧扣企业发展主题且注重深入浅出,图片美观大气并能积极展示员工风采。经评审小组评议,决定授予《振华重工》报金页奖,表彰他们不断创新的勇气和追求专业的精神。
对行业报刊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如今行业报刊和企业报刊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出报周期长、实效性差、过分强调弘扬主旋律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忽视了内容的贴近性;二是市场化的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对行业报刊和企业报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把行业报刊和企业报刊办成一份既受行业和企业广大职工欢迎,又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报刊,并非一件易事。
2、行业和企业报刊大多是内部交流性报刊,姓“内”不姓“公”,因而不是公众媒体,不是主流媒体。可见,行业报刊和企业报刊要在行业内和企业内部找到各自的角色。另外,行业和企业报刊是由行业协会和企业出钱办的,首先姓“企”,也就是说其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为行业为企业服务的。如果偏离了这个方向,行业报刊或企业报刊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基础。
3、行业报刊有行业报刊的特点,企业报刊也有企业报刊的特点。它不是党政机关报刊,也不是社会新闻和文化娱乐报。因此,要坚持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不要弄得四不像。以桥梁纽带为中心的协会报刊, 以经营为中心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作为企业报,应首先服务、服从于公司生产经营。
4、我们的行业期刊,还没有改变协会会刊习惯板着面孔说话,成为文件的传声筒或领导讲话的汇编。企业报刊不要追求游离于企业之外,自命清高或自命不凡。因为支撑企业报刊的主要是企业的内部资源,因此要在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上不断努力。企业报刊也不要浮于企业的表层,而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之中,与企业共命运。
5、无论是行业报刊还是企业报刊,要想将报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牌,就要放长线钓大鱼、入深水抓活鱼。坐在办公室,关在书斋里,打打电话,翻翻资料,写出来的新闻信息,多数会是毫无生气、就事论事、没有新意、缺乏高度,而不辞艰辛、实地采访,才能以目击者的视角获取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的素材,通过自己对客观事实的准确把握和深入思考,写出具有一定思想穿透力、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6、行业报刊和企业报刊的从业人员不是专职的记者,也不是专职的编辑,确切地说是行业或企业文化专业人员。当然,行业报刊和企业报刊人员具有记者和编辑的采编技能是必要的,但由于编制限制及报刊专业分工的模糊,其从业人员更应具有企业文化的管理能力,具有策划、内外部资源整合的能力。同样,行业及企业报刊编辑不是报人,而首先是协会的人,是企业的人,要具有行业人的高度和企业人的思维,用行业或企业的语言说话,用行业或企业的方式经营报刊。
今天我们对首届行业十佳报刊进行表彰,对2013年工程建设行业金银页报刊进行了表彰,同时进行了行业报刊展示和交流。希望各位同仁以此为契机,在以后的工作中紧跟时代步伐,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面向社会,面向基层,进一步增加报刊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将刊物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负工程建设行业广大读者的厚爱。
我们深信,办好一份报刊,就是开启一个窗口,就是搭建一方平台,就是酝酿一种文化。我们知道,荣誉只能证明过去的历史,未来属于不断创新发展的开拓者!
我的点评到此结束,谢谢!
(2013年8月15日于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