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文件

中施企协字〔2012〕34号


  

关于印发曹玉书同志和施子海同志在

全国施工企业领军人物峰会上的

讲话的通知

 


关联协会、会员企业

2012年9月6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迎接挑战、持续发展”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施工企业领军人物峰会。会长曹玉书同志发表《在挑战和竞争中发展壮大》的主旨讲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施子海同志就今年以来经济形势作报告。现予以印发,望各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在挑战和竞争中发展壮大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曹玉书

欢迎各位参加由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组织的2012年全国施工企业领军人物峰会,共商当前形势下施工企业发展大计。对获得优秀施工企业家荣誉的同志表示衷心祝贺。借此机会,我就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之策和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施工企业面临五大挑战

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增加值达到了22404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6.79%,工程建设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目前占世界建筑业的14%,2020年将占20%。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工程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面临着以下五方面的严峻挑战:
     1、经济下行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制约,201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长7.6%,双双“破8”,经济增速下滑明显。今年以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增幅和实现利润增幅也大幅下降10.4%。
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进入市场较早的行业之一,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前一个时期,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大对信贷业务的审核和监管力度,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央行要求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 各金融机构不予贷款。目前,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新一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实施以来,房地产的价格和销量都受到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同时,提高二手房交易税、房产税试点扩容、预售制度微调等新政可能降温未来楼市,使得施工企业的现金流受限,一些企业资金周转不畅将进一步加剧。
    2、工程建设行业供过于求加剧了不正当竞争
由于我国工程建设行业进入门槛要求较低,加剧了市场产能过剩,“僧多粥少”竞争激烈。截止2011年底全国施工企业总数为70414家,完成总产值117734亿元,较上年增长22.6%。虽然突破了10万亿大关,但是增速和2009年的23.8%和2010年的25%相比有所降低,出现下行态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为了拿到工程项目,不得不采取低价竞标等办法,由此激化了最低价中标的矛盾。最低价中标在市场机制完善、市场秩序规范的环境下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有不小的问题。我国的《招标投标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对于低于成本价格竞争做出严格限制,但操作中对于合理低价的界定有很大的难度。我国目前工程建设市场中的最低价中标的实际情况已经明显背离了《招标投标法》的初衷,最低价招标引发了企业之间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扰乱了工程建设市场的秩序,同时也为工程质量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3、名目繁多的保证金增加了企业资金压力
对施工行业收取保证金,本来是为了建立高效率、低风险的行业规则,但由于法律、政策以及其他多方面原因,这种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变形,有的甚至成为特定主体的牟利工具。目前工程建设企业缴纳的各类保证金名目繁多,涉及到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企业注册保证金、安全生产保证金、优质工程保证金、工期保证金、劳动统筹保证金、承兑汇票保证金等10个种类。不同地区要求保证金的比例也不相同,每种保证金的比例从1%-5%不等。
保证金需要提前交纳或者直接从工程款中扣除。保证金属于流动资金部分,流动资金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线,很多企业需要银行的高息贷款,而保证金是没有任何利息的闲置,从资金上说是一种浪费。虽然各种名目的保证金都有归还期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部门和业主以各种理由拖延,施工企业没有有效的制衡措施,从而使企业的负担加重。
    4、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加剧了企业处理效率与效益的矛盾
施工企业的劳动力主要由工程管理、技术类人才和普通的操作工人组成。随着近年来物价水平的提升,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上调给施工企业的人力成本造成很大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1-7月份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200元,同比增长14.9%。
与人工费用上升相对应的是施工企业的“民工荒”,尤其是有经验的中高级技术工人,300元/天的瓦匠、200元/天的钢筋工已十分普遍,即便如此,项目多的时候工地间还出现“抢”工人的现象。而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如项目经理、技术总监、造价师、土建工程师等行业的核心职位、施工企业的骨干人才,也被有竞争力的薪资与轻松的工作压力所吸引,流动率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控制人力成本以提高企业效益,又要增加薪金以留住人才提高工作效率,成为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5、“走出去”面临新的考验
在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施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承揽工程承包业务,符合中央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也有利于施工企业拓展国际业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密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国际形势的变化,给施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新的考验。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显现,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国际机构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调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严峻,仍是威胁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全球贸易环境趋紧。保护主义日益升温,贸易限制性措施明显增多。这些因素给国际建筑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建筑业的投资和开工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是外部安全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施工企业在国外工程的安全造成重大挑战。近期中东、中亚、北非地区政局动荡,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不断反复,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不稳定。这些使得海外投资者持观望态度,一些驻当地的中资施工企业也不得已停工。
     三是我国施工企业直面强劲的竞争对手。虽然近年来中国的施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欧美承包商仍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施工企业目前的承包市场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而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在2011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名录中,前几名的公司仍然是德国、瑞典、法国、奥地利、法国、美国的承包商。目前,全球建筑市场产值约7.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产出的13.4%。据预测,全球建筑市场将以每年4.9%的速度增长,至2020年建筑市场产值增至12.7万亿美元,占14.6%。在日益扩大的全球市场中,如何增强我国施工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主动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施工企业应对挑战的三点建议
     1、审时度势,提振信心
优秀的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思想家、战略家,当然也是杰出的组织、管理和运营操作者。之所以说是思想家,是因为他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理念,去左右自己,引导团队,带领大家。之所以说是战略家,是因为他必须有战略眼光,胸怀世界,总揽全局。这是一个企业家能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的重要保障。当然,精于组织管理和运营操作也是企业成功的基本要求。
企业是微观主体。但作为企业领袖,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宏观思想,长远理念,清醒头脑,了解、清楚国家乃至全球发展走势、我国政策导向和相关国家的动态和举措,并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采取有效的应对之策。要正视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和我国经济下滑压力加大的现实,针对行业供过于求的实际,确定好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是在波动中增长的,中国仍处于黄金增长期,还有十年八年快速增长的可能,既要看到诸多矛盾和问题,也要看到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迎接挑战,用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2、关键是千方百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无论是在国内供过于求背景下的竞争,还是在惨烈的国际市场上拼杀,成败与否往往在于核心竞争力。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注重打造企业特有的“杀手锏”。这种“杀手锏”,企业可能各不相同,但从总体上看,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注重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掌握自主创新的项目;二是努力打造品牌,形成名牌,尽力避免恶性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发生,以防影响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三是组建特别能战斗的团队,善于成功运作,保证细节完美。     
当前,施工企业有两方面工作需要注意。一是加强工程总承包能力建设。工程承包是施工企业的核心业务,也是传统优势,是企业的基本业务,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张其他业务板块的前提和基础。做强工程总承包,注重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向施工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拓展业务,扩展产业领域。重点针对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薄弱环节,通过资本运作、参资入股等方式,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和运营功能建设,构筑完整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附加值在获取较高利润的同时增强竞争力,形成综合优势。
    二是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努力降低工程成本。建立企业成本管理责任制,是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项目承揽阶段是推行责任成本的起点,要坚持效益优先、注重质量的原则,精选优势项目,严控工期、质量、安全和经济风险,提高项目承揽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在优化施工方案、核准工程数量、确定工料机运单价和工序承包单价、核定管理费的基础上,科学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合理进行责任成本二次分解,划分责任中心,落实责任人员,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真正做到人人责任明确,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加强审计、财务、纪检监督检查,确保成本受控。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还应该结合企业实际推行业绩考核合理化和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化,从而实现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增强经济价值创造能力。
     3、积极争取政府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效保障。总的看来,中国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都是在不断改善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严重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都有责任加以解决,企业和协会也有义务积极反映并提出解决办法,促进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比如,如何解决最低价中标的问题,名目繁多的保证金问题,劳动力的社会培训问题等等,作为企业,应大胆地、如实地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这些问题,并总结经验,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三、积极为施工企业保驾护航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顾名思义,应该是中国施工企业的“娘家”,是反映施工企业诉求、改善发展环境的代言人,是推进施工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动机,是提升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的助推器,是培育造就优秀施工企业家的摇篮。
我们说中施企协是中国施工企业的“娘家”,是因为协会的宗旨是为施工企业服务。目前,协会有2400家会员,集中了全国主要的施工企业,我们也希望继续增加会员。协会要为会员服好务,也要为全行业的企业服好务。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要反映全行业的心声,把握和共享全行业信息,通过协会的影响和服务,促进施工企业的团结、合作与发展,促进施工企业与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双方合作,实现共赢。
我们说中施企协是反映施工企业诉求、改善发展环境的代言人,是因为协会是企业联结政府的纽带,反映企业诉求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为了维护施工企业利益,反映企业心声,我们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形成并上报有关部门一些报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我们还做得很不够,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实把企业诉求反映上去并使问题能得到解决。也恳请企业家们大力支持,共同努力。比如,对于施工企业影响较大的最低价中标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建议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以下措施:尽快完善招投标法律体系建设;在目前市场情况下,政府应明令禁止实施最低价中标;完善招投标市场参与主体的建设,引入独立于业主和施工单位的第三方,对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合理性进行监管等。我们会尽快把相关的政策建议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为政府制定和完善工程建设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参考,当然,对于诸如保证金、农民工管理等也提出相应的建议。
我们说中施企协是推进施工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发动机,是由于我们顺应时代进步和企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施工企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协会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推动会员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程建设行业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的突破。同时协会将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的方式,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行业内的推广和应用,使大量优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协会继续以开展科技奖评选工作为基础,把工程建设行业中的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
我们说中施企协是提升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的助推器,是由于我们协会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将其作为我们协会的立命之本。经国务院确认的国家优质工程评奖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于促进企业注重安全质量、增加无形资产、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本着“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理念,继续以争创国优为主要工作,同时也要加强“三优”“QC”等活动,促进施工安全质量全面提高。
我们说中施企协是优秀施工企业家的摇篮,是由于我们多方采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力推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增强企业影响力。优秀企业家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铸就的,功在自身。红花需要绿叶陪衬,中施企协要当好绿叶,充分发挥企业家委员会的作用,下大决心组织好优秀企业家评选,积极发现优秀企业家,推出优秀企业家,组织好有品位、有实效的活动,让他们的水平和业绩得到认可,让他们的风采和形象得到展示,从而带动全行业的发展进步。同时,我们也要为优秀企业家的发展创造条件,排忧解难,促进其茁壮成长。
同志们,尊敬的各位优秀企业家,你们肩负重任,使命光荣。衷心希望你们带领中国的施工企业在挑战和竞争中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祖国的发展壮大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关于今年内以来的经济形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施子海


     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可谓严峻复杂,各方面非常关注,看法也不尽一致。我们认为,大体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基本面尚好,二是矛盾和问题不少,三是对未来应有信心。下面,根据我掌握的信息,介绍一些情况。
     一、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也是长期矛盾和现实困难相互交织。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上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是关键、稳定物价是保障的要求,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基本面是好的。具体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增速比去年慢了一些。但有两个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增速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我们年初预期的全年增长目标是7.5%,现在季度数和半年数都超过了7.5%。二是季度间的降幅在缩小,是收敛性质的,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0.8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一季度下降了0.5个百分点,总体上是缓中趋稳。同时,客观地说,尽管我国的增速出现了下滑,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还是比较高的。美国二季度环比折年率增长1.7%,日本是1.4%,欧元区同比下降0.2%,俄罗斯增长4%。
      第二,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从需求结构看,内需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稳定投资的政策措施,着力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取得了积极成效,内需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其中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5.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62.1%。上半年,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7.7%和49.4%。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形势比较好。夏季粮油再获丰收,早稻继续增产,秋粮长势良好,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趋紧的情况下,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工业生产呈现“一快一慢”态势,“快”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1—7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9个百分点;“慢”是指高耗能行业增长速度放慢,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物流、信息软件、咨询、设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从地区结构看,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继续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合作和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东部地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节能减排情况看,上半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4%,降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2%、2.5%和1.8%,氮氧化物排放量由上升转为下降0.2%,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继续落实和完善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等综合性政策,从去年8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回落,今年又由1月份的4.5%逐步回落至7月份的1.8%,1—7月累计上涨3.1%,控制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内。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住房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8个,同比上涨的11个城市涨幅都没有超过1%。
      第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有序推进,除西藏和新疆外,其他省份均已启动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方案,总体进展顺利、反映良好。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基本完成,“十二五”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开始实施,在311个县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建立了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基本药物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左右。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政策的42个实施细则如期出台,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四是财税、金融改革迈出新的步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进展顺利,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继续扩大;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步伐,扩大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债券市场品种创新和改革步伐加快,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进一步健全。五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务院第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期推出,又有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六是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1973家国有文艺团体完成转制改革,一大批出版社、非时政类报刊、重点新闻网站和电影公司完成转企改制和公司制改造。
      第五,民生继续得到改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就业岗位稳定增加。1—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12万人,同比多增3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2%。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实际增长9.7%和12.4%,均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10个季度高于城镇居民。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360万套,新开工580万套,均已达到全年目标的70%以上。保障房的分配和管理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四是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镇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3亿人,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在全国273个市(县、区)开展试点。五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经费支出保障力度加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展顺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医院设施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免费、均等享受到10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上情况表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发展中有不少亮点,进一步发展有较好基础。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在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逐步化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好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准备。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方面看,今年以来,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总体保持缓慢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欧债问题仍处在高危阶段。从2009年初希腊爆发主权债务以来,欧债危机已持续近3年,期间有过一些向好发展的迹象,但总体上是愈演愈烈。今年夏季峰会上,欧盟领导人推出了促进增长一揽子计划,但是,重债国的情况目前还在继续恶化,危机正由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据欧盟委员会预测,今年希腊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公共债务率)将达198.3%,这比2011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8月,希腊又提出了“延长紧缩支出期限”的申请。西班牙和意大利也频频告急,到今年底两国公共债务率将达到90.3%和125.8%,分别提高21.8个和5.8个百分点;在面临偿债高峰的情况下,两国的国债收益率高企,融资难度加大。法国由于持有较多的希腊和意大利债券,大银行的评级和国家主权信用都被下调,预计今年底法国公共债务率将从85.8%上升到89.7%。作为欧元区的“领头羊”,德国也受到影响,穆迪公司7月已经把德国的主权债务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德国工商总会8月预计德国2012年出口增幅仅为4%,远低于2011年11.4%的水平。目前,在欧元区救助能力不足、主要国家政策分歧较大的情况下,欧债危机与经济低迷相互交织,财政金融风险与经济衰退恶性循环,不仅严重制约欧洲经济复苏,而且成为当前影响世界经济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
     第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从发达经济体看,由于传统产业仍未全面实质性复苏,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大的带动作用,政策空间受到减债务和促增长两方面需求的挤压,发达经济体短期增长前景不容乐观。美国一、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分别回落了2.1个和2.4个百分点;7月失业率8.3%,比6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到了60.6%,为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下一步还面临财政悬崖的风险。虽然德国经济一、二季度环比分别增长0.5%和0.3%,但欧元区一季度环比零增长,二季度负增长0.2%,失业率5、6月都保持在11.2%的历史高位。随着灾后重建高峰期的过去,日本工业生产动力趋于减弱,二季度日本经济GDP环比增长0.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1个百分点,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从新兴市场经济体看,受外部市场条件恶化和内生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增长的势头将受到一定遏制。俄罗斯、巴西经济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4%和5%,分别比一季度回落了0.9个和0.3个百分点;南非和印度经济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3.2%和5.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1个和2.2个百分点。
一些国际组织近期预测,下半年世界经济状况难有大的改观,国际贸易增速总体呈放缓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初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4%,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5.6%,分别比去年回落0.2个和0.6个百分点。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贸易量增长3.7%,比过去20年的平均增速下降1.8个百分点。
     第三,国际商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市场信心脆弱,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波动显著增强。从商品市场看,先抑后扬。国际原油和重要矿产品价格在二季度大幅下跌后,最近两个月又快速回升。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111美元一度跌破80美元,最近回升到约96美元;伦敦铜价格从每吨8760美元一度跌至约7300美元,最近回升到7720美元左右。近期北半球一些地区的严重干旱,增加了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的国际价格快速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发布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6.2%,这是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还会持续宽幅振动。从金融市场看,波动加剧。国际汇市动荡不安,欧元兑美元汇率3月以来持续下跌,到7月末才有所企稳。贵金属价格上半年大跌后,从7月起有所回升,8月在美联储暗示即将出台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的情况下快速上涨。黄金价格先由每盎司1790美元下降到1528美元,现在又回升到接近1700美元。全球股市也是大起大落。
这些情况表明,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的轨道,但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也进一步凸显。促进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的协调合作,共同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从国内来看,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增强,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大,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同时,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进一步凸显。
     第一,稳定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困难。从外需来看,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全球贸易量增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加上我国部分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减弱,对外贸易形势十分严峻。1—7月,我国出口增长7.8%,比上半年降低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15.6个百分点,其中,7月当月增长1%,比6月份下降1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9.4个百分点,8月份出口形势也没有大的好转。反映我国制造业外贸情况的先行指标新出口订单指数7、8月份均为46.6%,比6月份下降了0.9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外需不足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下一阶段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从内需来看,有效需求的扩大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一方面,扩大投资难度较大。受市场约束强化、预期收益下降、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企业增加投资的能力和意愿不足。政府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受融资能力的影响,一些项目也放慢了进度。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已按期出台,但政策效应的显现还需要一段时间,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偏低,消费意愿短期内还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消费市场环境不够规范,食品药品等商品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流通领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市场监管也不完全到位。消费的新增长点亟待培育,医疗保健和养老等服务消费需求潜力虽大,但有效供给不足。
总的来说,当前经济趋稳的基础还比较脆弱。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比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连续5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6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8月份49.2,11个月来首次降到荣枯线以下;全国铁路日均请车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较多;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也较低,只有4.5%。这些情况表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第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一是生产经营成本上升,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41元。二是小型微型企业普遍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降幅比1—6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7月末,企业亏损面达16.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64.4%。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已出现从下游行业向上游行业、从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情况。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人才、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制约了产业升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三是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潜能远未释放,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3%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水平,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工程设计及研发、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不足服务业的40%,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同时,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第四,实现全年农业丰收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近期情况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二是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下跌。三是病虫害和洪涝灾害可能多发偏重。在高起点上保持农业稳产增产的任务仍很艰巨。
    三、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对前面提到的困难和挑战,不可等闲视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但我们在高度重视矛盾和困难的同时,决不能妄自菲薄,必须坚定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克服困难有现实的基础,还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依然较大,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是具有比较广阔的内需空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将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成为带动和支撑经济长期较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内生动力。我国去年的城镇化率只有51.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而且低于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城镇化还有很大空间。据专家估计,城镇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将有1000多万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相应带动1000亿元消费需求和1万亿元投资需求。而且,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又不平衡,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支撑经济在较长时期内较快地发展。
    二是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达到3.3万亿美元;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去年超过10万亿元;我们有崇尚节俭的传统,居民储蓄率一直比较高;产业发展也有较好基础。
    三是具有较大的政策调整余地。目前,我国财政赤字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两次调降后目前是20%,仍处较高水平,价格总水平又在持续回落,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都比较大,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灵活性,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又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较长的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过多年实践,政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应对复杂局面、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不断上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主动调整应对困难、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所以,只要政策对头,工作到位,我们一定能够克服暂时的困难,实现经济由缓中趋稳向稳定回升转变。
按照中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并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化解经济增速滑出预期目标的风险,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健全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把稳投资作为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与实施国家规划、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和推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协调发展的轨道。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积极支持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抓住当前通胀压力减轻的有利时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下一阶段,经济领域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努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保持必要的投资规模,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文化、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实实在在推出一批民间投资能够参与建设的具体项目,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落实和完善稳定出口政策,积极扩大出口,妥善应对贸易磨擦,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对外经济稳定发展。
    二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相关价格政策,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三是努力做好“三农”工作。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生产“九连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防治。
    四是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尽管物价上涨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仍存在不少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要继续下大力保障市场供应,降低流通成本,完善流通设施,强化价格监管。
    五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加大财税金融改革力度,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教育、文化、科技、行政审批、事业单位等领域改革,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六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大力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房地产调控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切实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分配管理,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以上是我向大家所作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汇报。各位企业家身在经济工作的第一线,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一定会有更深切的体会。我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主题词:曹玉书  施子海  领军人物  讲话  通知

抄报:曹玉书会长,施子海主任,各副会长、秘书长。

【关闭】 【打印】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