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要业务活动  >>  行业研究  >>  研究成果

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情况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程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978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而2017年这一比重已增加至6.7%。据预测,未来5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这说明工程建设行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工程建设行业“大而不强”的现实一直是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尤其是在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人口红利时代即将过去、生态文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环境污染的前提下,行业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必须依靠不断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工程建设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1、由传统粗放的施工承包到建设经营商的转变

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步由单纯粗放的施工承包商角色向精细化建设经营商模式转变。1986年,国务院下发《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在全国范围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拉开了市场化序幕。通过国家政策的推进,法律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工程建设行业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综合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化承包、劳务分包的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形成。

在较长时间段内,工程建设行业发展依赖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发展质量不高,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较低;建造资源耗费大,碳排放量较高;企业恶性竞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市场行为不规范。面对行业粗放发展的不足,“十二五”以来,工程建设行业不断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逐步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开始追求更高的服务和质量。工程建设企业也由单纯的承包施工角色向施工经营一体化转变。

2、“互联网+”为工程建设行业带来采购、融资模式创新

一方面,“互联网+建筑+金融”的采购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建筑企业通过跨界合作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实现工程建设行业采购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不仅是建筑企业和金融企业双方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开创了工程建设行业和金融业跨界合作的新模式。例如,中建集团与工商银行于2015年6月在北京举行电子商务与在线供应链金融合作签约仪式,签署了电子商务与在线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发挥各自领域优势的同时,共同打造集在线交易、在线融资支付于一体的建筑业一站式垂直电商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建筑+金融”的新商业模式。通过电商平台,工商银行为中建集团及下属子公司超6000亿元的年采购规模提供“一触即达”的融资服务。未来,该平台还将作为开放式平台向行业内其他企业进行推广,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既解决了在传统金融供应链中过程手续烦琐的问题,又有效解决了建筑企业采购资金的需求,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升了效率。

另一方面,互联网催生项目融资新模式。融资能力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项目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项目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尤其是对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企业而言,必须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融资渠道。建筑企业既有的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为主,大型建筑企业由于现金流大、与银行关系融洽,获得的授信额度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甚至更多,在银行贷款方面具备很便利的条件。然而即使是大型建筑企业,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偏紧、金融政策变化的时期,银行的审贷时间、贷款合同签署时间、放贷速度等也都会受到影响,这会拖延工程的施工进度。众多的中小建筑企业能获得的银行授信额度有限,有些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来解决资金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模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工程建设行业垂直领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布项目的融资需求,分散的个人投资通过互联网平台集聚形成的大额资金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新的项目融资模式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到位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3、“物联网+”为工程建设行业带来的发展新浪潮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基于社会经济领域的实际管理和应用需求,按约定的相关协议,把需要联网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规模将比互联网大30倍,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亿级的产业。

对建筑企业而言,物联网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物联网可以对商业和住宅建筑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商业建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更高效的建筑,而且可以在减少能源浪费,改善日常运营和设施管理方面发挥智能化管理的作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广泛深入地探索以及预期建筑物内住户的需求,从而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包括日光感应系统,辐射冷却和供暖系统和通风控制的需求。先进的物联网应用程序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系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偏远地区的居民安全进行监控。

物联网技术将使未来智能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可能。运用物联网监测和控制城市交通、空气和人群;随着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更有效地预测和响应城市及建筑物内的环境变化。

可以预见,工程建设行业是下一个物联网应用的爆发点。建筑企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这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新能源+”成为工程建设行业未来发展的必备要素

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能耗已经占我国工业能耗的 30% 以上,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目前,我国现有城乡建筑95%左右都是高耗能建筑,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达到50%以上。明确的目标推动了绿色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绿色建筑虽然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但还存在着融资困难、节能技术缺乏等障碍。对于绿色建筑来说,实现建筑节能除了从建筑耗能的角度出发,降低单位能耗,还需要从模式创新的角度,与太阳能、地热、风能等能源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能源领域业务拓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模式的转变。有效地探索“新常态”下新能源与建筑结合的最佳发展路径和模式,是全行业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创新模式历程

1、BOT模式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我国BOT模式实践是从地方政府建设项目开始的,1985年修建的深圳沙角电厂B厂是我国第一个事实上利用BOT模式引进外资的项目。1995年广西来宾电厂二期工程成为我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准的BOT试点项目,标志着中国在能源、交通等领域试点规范化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国债投放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同时由于中央政府清理地方政府的违规BOT项目,第一次BOT投资浪潮趋于平静。200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再次凸现出来。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加快完善政府特许经营制度,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各类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推动了BOT模式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2、BT模式

BT(“Build-Transfer”的英文缩写,即“建设-移交”,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是近年来从BOT模式而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工程项目投融资建设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BT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政府二级机构与企业间进行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它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双赢”局面。BT模式被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3、PPP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新常态下我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加大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有效需求,对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经济发展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大,仅依靠政府财政支出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资金要求。PPP模式可以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近年来,PPP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9月末,全国的PPP入库项目14220个,累计投资额17.8万亿元,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和19个行业领域。

(三)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创新成果

1、科研成果数据分析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技术创新会伴随着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率的提高,所以,通常用行业科研成果的数量、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率来考察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本报告主要以科研成果数量为基础分析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创新水平。

科研成果数量通常用专利授权数量、出版物及其索引数量来计量。图1记录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专利授权数量从2005年到2017年的数量、占专利授权总量占比、同比增长率的变化。

2017年,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专利授予数量(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为172549件,占专利授权总量的7.10%,仅高于纺织、造纸行业(见图2)。关于工程建设行业的出版物及其被索引的数量虽然很客观,但低水平和重复研究的居多,其质量水平和科技含量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比较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

工程建设行业的专利授予数量较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科技投入不足。据统计,我国工程建设行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总产值的比率为0.18%,远低于我国行业平均水平1.70%,和工业的2.37%更是有很大差距。R&D投入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R&D投入不足会严重影响技术创新的产出。工程建设行业R&D人员仅占总R&D人员的4.06%,与工业的57%的占有率相差甚远,这也会制约行业技术创新的速度。

(2)创新效率较低。现把行业专利产出与R&D 投入之比,作为衡量技术创新效率的一个方面。研究发现,国家平均创新效率为1.68%,工业创新效率为9.52%,而工程建设行业的创新效率仅为0.84%。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创新效率较低。

(3)理论创新略领先于实践创新。工程建设行业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1.17%,而被国外检索的科技论文数量约为总量的1.74%。由此可见,工程建设行业理论创新略领先于实践。

2、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案例

电力建设:煤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超临界机组实现自主开发,投运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数量和总容量均居世界首位。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和世界首台6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间接空冷机组开工建设。25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示范项目建成。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技术实现广泛应用,截至2017年底,全面启动并累计实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6.4亿千瓦、节能改造约5.3亿千瓦,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世界最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系统。

铁路建设: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近年来,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创新跃上新台阶,高铁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三大领域成套技术体系不断完善,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标准动车组命名复兴号并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攻克艰险山区复杂工程地质建设难题,兰渝铁路、西成高铁开通运营,破解“蜀道难”取得历史性突破,“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完成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及上线运营工作,时速350公里长编组、时速250公里、时速160公里系列化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新进展。自主化列控系统、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等功能不断优化,设备监测检测、故障预警技术和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12306和95306网站功能升级完善,铁路客运电子支付和货运POS机支付交易额同比分别增28.2%、159.7%。依托京张高铁等重大项目,复杂艰险地质条件下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新制定150余项技术标准和标准性技术文件,主持12项国际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发布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大数据应用实施方案,大数据中心开工建设,铁路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

道桥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与创新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特别是近几年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尤其是最近刚刚落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英国《卫报》将其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实现了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设计施工团队为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包括世界首创兼容不同制式的识别收费系统,识别三地车牌只需0.3秒;BIM系统以及桥梁上的电缆伸缩装置;自主研发工程船“振华30”,实现毫米级精准作业。

施工中使用的“钢圆筒振沉围护止水筑岛工法”,是把钢结构制造、运输、安装、水下开挖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快速推进人工岛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建设团队完成了通常需要三年才能建成的两个外海人工岛建设,外国工程师称“这种‘中国速度’创造了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创新的工法不仅为工程节约了时间,而且也有效地保护了海洋环境。据官方统计,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中华白海豚的措施,工程完工后,附近海域有身份标识的中华白海豚数量由之前的1200只增加到1800只。

二、指导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政策

2006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配套政策共有10个方面,其中包括详细的税收激励政策。

《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善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业者活跃起来,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2017年8月28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和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规划》特别指出发展智慧建造技术,普及和深化BIM应用,发展施工机器人、智能施工装备、3D打印施工装备,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

《规划》提出了‘1+2’定性目标。“1”是指总体目标,即统筹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标准制定、规模推广和科技评价的全链条管理,抓好人才、基地、项目、资金、政策五大创新要素,取得一批前瞻性、引领性、实用性科技成果,显著增强行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和支撑能力。“2”是指2个分类目标,为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建筑业科技创新的8大重点任务,包括推动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发展绿色建造方式、推广经济适用技术、强化创新能力建设。

2018年5月30日,科技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求,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科技金融、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等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意见》的主要任务包括: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促民营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优秀创新型民营企业家培育、加强民营企业创新人才培育、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科技金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

三、工程建设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较弱

我国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落后于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的鹿岛、清水建设、大成建设等超大型建设企业每年获得的专利授权500-600件,超过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整体水平。由于工程建设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外部导入性,其技术创新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广,包括材料工业、设备制造业等各个行业。而各行业所掌握的专有技术也截然不同,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等,而我国大部分的研发活动主要是由公共研发机构及原材料供应商承担。建筑企业的研发更多关注的是降低成本和增进施工进度方面,而在技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相对薄弱。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通常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而项目的一次性特征决定了供求双方仅就当前项目达成建设项目契约,业主关心的只是工程在预算控制范围内按时、按质完成,缺乏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和重视。由于工程项目具有渐进明晰的特点,而契约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建筑企业经营的风险,从而降低了其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积极性。

即使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技术创新的突破点,但由于项目的独特性,建设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外部资源、气候环境条件及项目特点来进行,之前的创新难以完全复制到其后的工程项目中,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创新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因此,工程建设行业不像一般的制造业那样享有区域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同时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和生产区域的离散性,企业与企业之间、总包和分包之间,通常缺乏足够的和稳定的信息交流,使得工程建设行业产业链上的各个部门不得不承担各自的创新风险和费用,极大地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创新。

(三)企业利润水平难以支撑创新投入

与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相比,工程建设行业的技术创新并不是等待产品销售之后来弥补创新投入,而是在产品实现前就需要确定创新投入的回收。因此,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应该包含在投标标的当中,这部分回报即便不是本次项目创新投入所需,也必须是企业本次项目施工中使用的技术创新投入。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状况使得建筑市场成为一个买方市场,业主在交易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建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几乎成为唯一的中标决定因素,企业的创新成本无法回收,投入也无从谈起。即使最终成为中标企业,但由于行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拖欠工程款问题尚未得到根治,企业难以及时收回成本、获取利润。因此,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无力进行技术储备以及前瞻性创新研究,即便是那些有能力而且长期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技术开发储备的大型承包商,其科技投入的能力也必然随着利润水平的降低而不断弱化。

四、促进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行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地方政府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一是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建筑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取得科研成果给予税费优惠和资金支持,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向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倾斜;二是在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和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技术领域,政府要建立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研发的有效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三是利用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淘汰一批施工质量差、安全事故频发、无创新能力的小企业。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我国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CR8仅为4.5%,日本的产业集中度在60%以上),避免众多企业为同一项目过度竞争,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二)增加R&D投入,为施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从经济增长动力看,已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R&D 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基础薄弱,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R&D 投入政策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由于建筑企业R&D 投入的总体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鼓励和引导,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考虑对工程建设行业R&D 投入予以适当倾斜,以弥补企业的R&D投入不足。

另一方面要完善融资体系,拓宽企业R&D 经费投入的融资方式。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贷款是有限的,我国尚未形成包括个人、企业、金融等有机结合的投资体系。根据国外的经验,可以建立主要来源于民间资本的风险投资体系,拓宽R&D源头,为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加大创新主体的培养

一是努力建立一套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建筑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分工协作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通过体制的引导,使建筑企业从中获得先进的创新理念和设施装备,科学并具有创新前沿意识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创新发展机会。

二是强化建筑企业的创新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在创新活动中自觉地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把市场需求、创新发展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整体。充分发挥人员、技术、设备优势,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作为第三方的行业协会在创新主体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协助作用。行业协会和各类咨询机构,要在创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创新交流平台搭建、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起到第三方服务的职能。

(四)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对于政府层面,一是引导建筑企业制定规范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减少因专利保护不充分、不及时造成的高新技术流失;二是充分重视专利信息的检索、传播与运用,科研中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起点和水平,技术引进中避免侵犯专利权;三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保护及行政处罚力度,给专利权人以切实有效的保护。

对于建筑企业层面,一是学习有关法律规定,能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又能规范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二是无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还是设备与技术的二次开发,都应积极申请著作权与相关专利,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三是提高建筑企业品牌意识,注重商标注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在工程招投标中要对标书采用技术进行专利检索和图纸版权登记检索,营造工程建设行业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五、工程建设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产业将深度融合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集成应用速度将加快,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推广现代工业化生产建造,深入推行绿色建筑,全面推动绿色建材、设计、施工和运行。加快修订编制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危险的工艺方法,积极支持工程建设行业科研创新工作。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引领作用,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提高标准水平。积极培育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二)基础设施将从传统的钢筋与混凝土发展到适应新环境的新型原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行业的核心原材料也会不断进化。与此同时,物联网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智慧城市使用物联网来整合与管理一个城市的资产,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变得更加普遍。所以,建筑物与其它建筑及其周围的基础设施连接,将会需要更多的连接点,材料的检验和标准将成为重要环节,绿色建材将会得到全面应用。

(三)3D和4D打印技术将会提高建设速度

使用3D和4D打印技术在施工速度方面可以提高10倍,复杂性建筑也不会增加建设成本。由于电脑的程序操控,直接基于CAD设计的施工建造只产生5-10mm的误差,施工精度和设计自由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保障。

(四)机器人将会在行业内变得更加普及

机器人技术是工程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于目前来说,成本过高。然而就如所有的新科技一样,随着流程和原材料变得越来越普通及易于获得,成本会逐步下降,机器人可能会在单调的或危险的工作任务上取代人类。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