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印度驻广州总领事唐施恩: 科技、基建是投资重点 期待中印共创普惠产品

“虽然两国在许多领域都有合作的意愿,但迟迟没有真正落地的计划。我认为,我们缺乏的是全面且充分的沟通,这也为中印探索合作机会带来了阻碍。双方应不断加深理解,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据外交部1月9日消息,中国经贸代表团本月将访印度,并参加第三届印度西孟邦全球商业峰会。该会议是印度西孟邦政府主办的年度性全球商务投资会议,旨在吸引外商投资。中国是会议的主角之一,30多家企业将随团到访。中国对印度投资近年来显著增长,据商务部亚洲司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对印度累计直接投资达50.28亿美元,而在2014年,这一存量仅为29亿美元左右。

2017年12月26日,印度驻广州总领事唐施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印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现状远远不及双方真正拥有的潜力。他指出,在印度最重要的两大领域——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两国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也意味着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同时,印度的创投企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中国领先企业的入驻会为印度带来更多机会。此外,搭建沟通的桥梁将是提高双方经贸水平的关键。

“虽然两国在许多领域都有合作的意愿,但迟迟没有真正落地的计划。我认为,我们缺乏的是全面且充分的沟通,这也为中印探索合作机会带来了阻碍。双方应不断加深理解,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唐施恩说道。

中印合作潜力尚未爆发

《21世纪》: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印度的投资逐年上升,在你看来,印度的哪些行业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更具有潜力?

唐施恩:的确,近年来,中国资本对印度市场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现在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水平远远不及两国真正拥有的合作潜能,印度并不满足于此。首先,印度的通讯、IT产业仍然有很广阔的前景,其中,印度的手机市场已被中国企业全面占领,以华为为例,华为已在印度的班加罗尔投资设立了它在中国以外最大的研究中心,华为在印度的产品和软件开发大部分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次,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印度非常关键的一个领域,印度政府也将其作为吸引投资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建设智慧城市,包括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火车站、机场、港口等等,在这些方面,中国企业有着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两国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合作。此外,在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和利用、资源效率的提高、电动汽车等领域,印度同样也欢迎中国资本的加入。

《21世纪》:近日,Oppo继小米、华为等手机企业之后,宣布将在印度投资设厂。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科技企业进驻印度市场,是否会与本土企业形成竞争?双方有否合作的空间?

唐施恩:Oppo此次在印度设厂,对于双方来说其实都是好消息,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印度提高销量以及增加他们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让中印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印度的消费者很务实,他们追求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所以,哪个企业的产品更好,创新能力更强,哪个企业就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另外,中国的优秀企业进驻印度市场,良性、健康的竞争会进一步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而受惠的则是印度的消费者们。至于合作的空间,印度是高技能的劳动力市场,尤其在软件开发方面较有优势,被誉为“世界办公室”。但我们的制造业则不够发达,而中国是著名的“世界工厂”,有着先进的制造业的经验,两国在经济上有很大的互补性,所以双方在软件开发和硬件制造应对接起来,互相取长补短。

电子支付发展势头正猛

《21世纪》:除了传统科技企业以外,中国资本对印度互联网初创企业也展现了很大的兴趣,你对这样的趋势有何看法?

唐施恩:对初创企业来说,印度确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可能性的市场,许多年轻的企业家拥有非常好的创新构思和创新能力,吸引了许多外国资本。比如,自从2016年11月印度开始实施废钞政策后,电子支付逐渐开始普及,印度许多年轻的企业家便从中看到了商机,正大力研发支付平台,甚至还推广各个项目以提高移动支付在印度民众中的接受度。中国的阿里巴巴也已经向印度本土的电子支付平台企业投资,中国领先企业的入驻将会为印度的电子支付行业带来益处,双方在这个领域仍有许许多多合作的机会。

《21世纪》:对于在印度投资的初创企业,你有什么建议和期望?

唐施恩:我们应该为两国年轻人提供更多交流和合作的空间,让他们发挥创新能力,设计和制造出更普惠的产品,以满足两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像刚刚提到的电子支付一样,惠及了两国人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还会推动整个世界的创新发展。政府间的合作和推动是政策上、宏观上的,一定要让两国人民能够面对面作出实质的交流,把想法和计划落到实处。想象一下,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两国25亿人的智慧,一定会迸发出更多创新的构想,也许那些本来双方分别需要用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的目标,在通力合作之下,三到四年就可以达到。

打破沟通障碍增进贸易

《21世纪》:2017年1-6月,中印双边贸易额406.2亿美元,同比增长23.0%。你认为,中印双方应如何进一步提高贸易水平?

唐施恩:目前两国的贸易水平对比起我们真正拥有的潜力来说,实在是太低了,就算有一些提升或下降,也是无关痛痒的变化,如果两国能拓宽合作空间,你刚刚提到的这个数字,将会只是冰山一角。两国的中产阶层人口共有6亿多,他们都有较高的可支配收入,消费需求也比较高,正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市场非常广阔,但我们仍然没有很好地把握它,我们缺乏的是把这两个市场连接起来的工具和渠道,这就是提高双方贸易水平的关键。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沟通的障碍,让双方企业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喜好,甚至生活习惯,才能制造出本土化的产品。我们也推广了一系列的项目和活动,以吸引中国的企业家和商人关注印度市场,不管是在电子、科技、制造,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们都为两国的商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以让他们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如果真的能促成合作,将一定是双赢的局面。

《21世纪》:2016年,中国出境游达1.22亿人次,其中赴印度游客数量不到1%。未来,印度将有怎样的措施进一步吸引中国游客?

唐施恩:实际上,印度到中国的游客一样不多,每年印度大约有2000万的游客出国旅游,其中到中国的游客不达50万,这说明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其实,两国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中国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印度也有36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且大部分集中在相近的地区。近些年,中国赴印度旅游的游客数量也有所增加,但从数据上来说,显然远远不够理想,所以,双方政府非常重视这一领域,也正在大力推进合作。作为总领事馆,我们也开设了许多研讨会,为双方旅行社等机构提供交流的机会,今年的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将于3月举行,我非常期待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吸引中国的游客来到印度。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