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超千亿投资项目密集推出 支持民间资本控股参与

在稳投资、防风险背景下,民间资本迎来更多投资机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份以来,湖南、四川、甘肃、重庆、贵州、浙江等地方发改委密集发布民间投资项目工程包,多地项目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涉及交通、市政设施、环保、水利、医疗康养、文旅等多个行业。

这些项目清单的推出,是顺应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旨在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并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一大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控股。

原本以政府投资、国企投资为主的领域,将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不少地方发改委表态,针对民间资本的项目推介,以后要常态化。

不仅是新建项目,存量项目也将酝酿更多投资机会。浙江发改委表示,大力推进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丰富民间资本投资机会,回收资金专项用于补短板重点项目建设。

项目以公共投资领域为主

9月12日,重庆发改委联合重庆工商联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项目清单,71个项目投资总额为1551亿元,拟吸引民间资本1332亿元,涉及到城镇开发、社会事业、交通、市政、旅游康养、农林水利、园区建设、商贸服务等,以民资控股为主。

其中,城镇开发类项目井双新城总投资额为320亿元,拟全额由民间资本投入,投资规模最大。该项目总用地约1.45万亩,拟引进大型综合投资企业,将其打造为产城融合的创意、生态、休闲之城。

黔江区三塘盖生态康养综合开发项目属于旅游康养类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规模相对较大。该项目包括两条二级公路,还有山地生态养生养老、山地体育运动和农业文化旅游等项目。

如果说重庆多综合类项目,其他部分地方则集中在铁路、公路、市政建设项目。9月11日,浙江省发改委向民间资本推介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为429亿元,拟吸引社会资本312亿元,包括高铁、铁路、过江隧道、污水管网等。

2017年9月,复星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正式签约杭绍台高铁PPP项目,总投资409亿元,成为全国首个民间资本绝对控股的高铁PPP项目。民资控股的高铁项目仍是浙江推介的重点,这次有杭衢高铁PPP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拟引进社会资本183亿元,合作期限为33.5年,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项目招标和合同签订。

吸引民间资本、创新铁路投融资体制,也是四川的重点。9月7日,四川在重点领域项目引进民间投资推介发布会上,推出12个项目,总投资1256亿元。其中,绵遂内城际铁路总投资约417亿元,投资体量最大,也是四川创新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首个项目。

9月6日,湖南省面向民间投资推介重点领域项目清单出炉,共12个项目,总投资531亿元。湖南推出的项目数量较少,有投资规模超100亿元的轨道交通、科学城、数据产业园项目,也有投资规模不超过10亿元的县城污水、垃圾、停车场项目。

其中,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B部分PPP项目投资规模为118亿元,投资体量较大。长沙市轨道集团联系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项目启动有三年时间,前期准备已经完成,目前已经进入采购阶段,正在跟社会资本接洽。由于轨道交通项目运营基本是亏损的(依靠地铁票价无法实现财务平衡),该项目未来也会由政府进行可行性缺口补助。该项目分成A、B两部分,B部分基建工程(包括轨道铺设、电机、闸机信号系统等设备)对社会公开招标,采用PPP模式。

以民资撬动更大投资空间

“民间资本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参与度较高,但在基建、公共服务等公共投资领域,由于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相对落后,民间资本面临准入难的问题,是鼓励民资的重点。”国家发改委投资所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些公共投资领域面临公众多元化的需求,有必要引入民间资本,满足不同层次公共服务需求,提高供给效率。

今年1-7月份,我国民间投资增速为8.8%,比整体投资增速高3.3个百分点,摆脱了2016、2017年民间投资低速增长的态势。

各地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分化。1-7月份,浙江、广西等17个省市区的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了10%,其中福建、湖南的民间投资增速超过了20%。也有增速较低的省份,比如今年上半年甘肃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86%,扭转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的下滑态势。

“民间投资是占大头的,但确实存在投资意愿不强的问题。政府推出的基建、民生类项目,收益不明确、周期还长,对民间资本吸引力不够。”9月13日,西部某地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地方具体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没有建设土地指标问题,医疗、教育类项目存在公私机构监管标准不一的问题,还存在民营企业在融资上不占优势等问题,这些都是阻碍民企进入的因素。

9月7日,甘肃向民间资本推介42个项目,总投资1580亿元,拟吸引民间投资1090亿元。甘肃还给出了项目预期投资收益率,从5%到10%以上不等。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该预期收益率为政府测算的指标,政府不能允诺固定收益,该指标仅供参考,不足以作为决策依据。

从各地推出的项目来看,供水、污水处理、收费公路等具有经营性收益,基本为使用者付费项目;铁路、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等,很多为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需要财政给予补助;市政道路、基础管网改造等,不少为政府付费类项目,由财政买单。

总体来看,这些基建、公共服务类项目,很多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支持。在当前防风险的背景下,更多项目的推出,对地方财力也是一大考验。

8月份,《中共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在内部下发,各地集中学习文件精神。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中央下发的文件精神很明确,政府补助、补贴类的投资项目,需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落实资金来源,即从项目源头上回答“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充分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

部分地方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文件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武汉市青山区要求,将政府公益性项目融资统一纳入政府债务管理体系,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把关。坚持“有多大财力办多大事”,做实城建计划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确保建设工程量和资金量相匹配,不留资金缺口。

在防控债务风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盘活存量资产撬动更多新项目显得更有必要。

9月11日,浙江发改委发文指出,要主动与国资、财税、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衔接,大力推进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丰富民间资本投资机会,回收资金专项用于补短板重点项目建设。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能减轻政府投资负担。相对来说,像水电气路等收费类项目,由于回报机制明确,对民间资本吸引力较大。教育、医疗、养老等,如果能创新商业模式,对民间资本也是有吸引力的。传统基建领域,民间资本既要考虑专业能力是否能胜任,还要考虑投资和融资能力能否跟上,也考验民资的管理能力。”吴亚平表示。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