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当第一缕柔和的阳光轻轻照耀河北上空时,地处张家口怀来县的中铁大桥局新建京张铁路五标的驻地院落里也洒满淡淡霞光,相邻的葡萄园里,一簇一簇绿色的葡萄叶在风中摇曳。就在多数人还没起床时,我的同事们已身穿橙色防护背心,全副武装,在雾色中步履匆匆的赶往工地。
距离我们工区驻地直线距离3米左右就是正在建设的新建京张铁路,新建京张铁路是2020冬奥会的重点配套基础工程,是京津翼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建京张铁路不论在质量、技术、还是工程的整体工期都上,要求和标准都很高。
穿过葡萄园,跨过既有的铁路线,笔者来到了新建京张铁路五标正在建设中24、25#墩的连续梁挂篮施工现场,站在桥墩下,只见25#墩灰白色的墩身被阳光染成了浅橙色,施工中的连续梁被安全防护网包裹的严严实实,唯有一旁的楼梯可以直达墩顶。
正准备向上攀爬时,看到参加今天施工作业的工人师傅们已结束了每日例行班前安全讲话,正在相互检查安全防护用具,“师傅们真细心,安全第一!”我竖起大拇指。“我们这个属于高空作业,马虎不得,上班前,必须要认真检查安全带,安全帽这些,防患于未然嘛。”正在帮工友检查安全带的钟会勇说道。25#墩墩身高达18米,差不多有六层楼高,由于缺乏锻炼,笔者在走走停停下终于爬上到挂篮顶部,已是气喘吁吁。“不错了,你一个女孩子能一口气爬上来就不简单了。”同行的电工李金胜笑着对笔者说到。笔者抬头望着他,他满脸写着“缺少锻炼缺少锻炼”,有些惭愧,便讪讪的朝他挥挥手,径直向一旁负责现场的技术郭伟杰走了过去。
“你看,对面就是24#墩,和25#墩一样也是连续梁。”郭伟杰很热心地为我介绍。站在墩顶,可以俯瞰整个墩身四周,只见一列列运煤的火车不时的从24#、25#墩之间的既有铁路线上横穿而过。而不远处的另一条铁路线上,一列客运列车也正缓缓驶来,和25#墩擦肩而过,“24、25#墩之间的这条铁路线是大秦线,是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另一条是京包线。”郭伟杰介绍说道,“大秦线与我们现在新建的京张铁路线的交角只有约38°,施工难度大,为了不影响列车运行,我们只能采取60+100+60连续梁悬臂浇注+墩顶转体的施工方式。先平行于大秦线将整个连续梁浇注完成后,再通过墩顶转体的方式将整个连续梁拨正到位,这样既减少对列车运行的影响,也保证了整个新建京张铁路的工期。”
笔者观察发现,大秦线上平均5分钟就有两列运煤的列车通过,而在来时跨过的京包线上也不时有客运列车通过,两条铁路将新建京张铁路夹在中间。“你看到那两个截然不同的墩身没有?那是框架墩,最初的京包线就从这两个墩身下面横穿而过,而且与新建京张铁路线施工线路交角太小,为了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和行驶安全,也为了施工安全,我们只能选择将这1.1公里的京包线进行既有线铁路改建,改建后的京包线与在建的京张铁路线斜交角度为12°,整个既有线改建工程5月18号才全部完成。”笔者随着郭伟杰说的方向望去,不远处明显区别于众多墩身的两个“日”字形框架墩矗立在前方,原有的京包线贴着已浇注完成墩身向前延伸,从两个框架墩下穿身而过。在其右边,已改建完成的京包线与正在建设的京张铁路擦肩而过,继续延伸,在不远处与大秦线上下相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
不知不觉,烈日已经升至高空,葡萄园里的绿叶在烈日下更加郁郁葱葱,果农正在葡萄园里来回穿梭修剪枝叶。连续梁上,橙色身影不时的穿梭在灰白色的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构成一副和谐的篇章。
下来,站在葡萄园里再次回首看正在建设的京张铁路25#墩处,一个点,三条铁路,三个时期,三个高度,甚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