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作时总是为“没米下锅”而烦恼,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看文件、看资料来发现新闻素材,或者通过QQ、电话等形式向基层一线收集素材,这是笔者曾经对新闻写作的真实感受。
今年,重庆能源巨能集团组织通讯员走基层开展了现场采访活动,为基层通讯员深入一线搭建了良好平台,各单位通讯员也纷纷走进了项目部、施工现场,将镜头和笔头对准一线,用报道反映基层动态,反映实际问题,宣传一线好经验,宣传一线先进人物等。
笔者在走基层活动中参加了“奉节县平安乡林口村、川九山西片区项目部及中环礼悦路项目部”的现场实地采访。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基层一线处处都蕴藏着大量鲜活的、有价值的题材,挖掘出来的新闻真实,接地气,有体温,有灵魂,哪怕只是平常和简单的故事,都会让人们从中了解到一种真实和感动。经历了这三次现场采访,笔者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好新闻都是用脚跑出来的”。比如:
在奉节县林口村,笔者通过与村民们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以朋友聊天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了解到村民们目前贫困的生活状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住和诉求,深入了解了扶贫的第一书记高紫阳与村民黄银功(五保户)同吃同住的亲身经历,从中挖掘出了两个“单身汉同床共枕”的感人故事。同时笔者也带着深厚的感情去感悟村民的生活,并与村民们一起吃清水煮洋芋,亲身体验他们的艰苦生活,从中找到新闻报道与扶贫工作的契合点,使新闻报道真正反映第一书记扶贫的决心及贫困村民的呼声与心愿,使其发挥好舆论引导的作用。撰写的 “林口村不脱贫,我绝不回主城”、“又一批冰花男孩穿上了御寒新衣”、贫困村里的一堂新闻采访“培训课”的新闻报道,被企业家日报、重庆时报、中国煤炭网、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网、中国发展网、国资委网、能源网等媒体采用。
在山西项目部,通过与一线职工面对面的交流,深度挖掘了川九公司从1985年进入山西矿建市场以来,工人们在马兰矿、成庄矿、石圪节、潘庄寺河矿、黑龙关矿等这33年来经历的艰辛坎坷和发生的感人故事。撰写了“立足山西砥砺奋进史 三十三年风雨同舟路”——矿建项目发展纪实的新闻报道, 被企业家日报(头条)、建筑时报;重庆工运、重庆煤炭杂志;中国煤炭网、中国安全生产网、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网、中国发展网、人民网国资晓渝、能源网等媒体采用。
在礼悦路项目部,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和观摩,了解了智慧工地的先进技术,就好像给工地装上了智慧的大脑,让工地上长出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隐患、听得见噪音、闻得到粉尘……在施工现场接触了一线工人、感知了一线的生活,体验了一线的艰辛。通过真诚的交流,产生了真情实感,得到了最真切鲜活的素材。通过书写普通人、记录普通事,用农民工平凡的事例打动人心。 撰写了 “一个智慧工地 沸腾一群人 温暖一座城”、“巨能集团开展写作竞赛”的报道被工人日报、企业家日报(头条)、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煤炭网、中国安全生产网、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网、中国发展网、国资委网、能源网等媒体采用。
通过这些媒体的相继报道,也应证了“脚板底下出新闻”这句新闻界的老行话。所以,要想写好新闻作品,挖掘好的素材,就必须得“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记录真实情感,讲述精彩故事,传递正能量,扎实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