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历经2年多的艰苦建设,中冶集团历史投资最大、贵州首批三条PPP模式高速公路——三荔、三施、紫望高速共计127公里路段提前1年建成,通过交工验收。
三荔、三施、紫望高速公路全长194.6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52.12亿元。其中中冶集团施工管段全长140.5公里,管段内共有桥梁133座,双线隧道22座,桥隧总长57公里。三条高速公路是贵州省“十三五”交通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是贵州省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尝试PPP模式的首批项目,是中央企业与贵州地方企业合作支撑贵州“小省办大交通”的有力实践,也是中冶集团投资和体量最大的交通工程PPP项目,是中冶集团在基建领域转型升级的“桥头堡”,更是承载着打通贵州省三个自治州、六个贫困县脱贫致富通道的重大政治责任。三条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提前1年建成,为沿线61个村庄、30多个少数民族、29万贫困人口2020年全面脱贫、同步小康赢得了宝贵时间,奠定了强有力的交通路网支撑,为精准扶贫打通了旅游路、产业路、商贸路,为老百姓修通了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
2016年初进场以来,面对极其险峻的地势、极其复杂的地质、极其恶劣的环境、极其艰巨的任务,在中冶贵州公司统筹管理下,中冶天工、中冶交通、中冶建工及中国一冶、五冶、十七冶、十九冶各参建单位加强合作、攻坚克难,成功破解了安全难防、质量难控、工期难保、效益难守、环保难治、地质灾害频发、专业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全体参建者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辛勤汗水的浇灌和不竭智慧的凝练下,先后攻克大中型溶洞上百个,历经突泥涌水20余次,攻克了难题,战胜了天险,创造了提前建成的奇迹。面对陡峭山体或悬崖上的高墩,建设者们严格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依托贵州大数据平台,积极推广BIM技术,开展高墩、大跨等部位的工程模拟,靠技术引领,在崇山峻岭间架起了生态高速、扶贫高速、旅游高速。
其中全长4075米的火花特大桥,是目前贵州省在建的长度最长、高墩最多的特大桥,60米以上的高墩46座,最高墩达107.5米,桩基80%以上为水下桩;纳羊大桥为中冶集团首例采用悬拼钢拱架施工桥梁,墩身高93米,左右幅采用不同工艺施工;紫云隧道施工中发现32种围岩,大坪隧道施工中遇到54000立方米的超级大溶洞。中冶集团通过投资建设贵州三条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领域高桥隧道施工管理、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方面积累经验和业绩,取得了新的突破,填补了中冶集团在全国最长山地高速公路特大桥及悬拼钢拱架桥梁施工的空白,树起了中冶集团在交通建设领域的新形象,为中标贵州纳雍至晴隆和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PPP 项目赢得了信誉、创造了条件。
据悉,在三条高速公路建设期间,中冶贵州公司及各参建单位面对扶贫攻坚的“新课题”,主动把关爱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研究扶贫新办法,落实扶贫新任务,探索和谐共谋发展新途径。先后加宽、整修地方既有公路130多公里,为当地村民新建砂石路60公里,改建水泥路近90公里,援建地方通组公路16公里,先后派出机械设备260余台次,义务抢险疏通道路70余处,为望谟县石屯镇新合村6.74公里通组公路无偿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劳务人员和驻村施工管理,架起了路地共建、脱贫致富的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