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9时30分,随着“白鲸号”列车缓缓驶出磁各庄站,标志着由中国铁建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顺利通车试运行。该线路计划于今年9月底随大兴国际机场同步开通运营。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全长41.4公里,途经丰台、大兴两区。全线共设草桥站、磁各庄站和新机场北航站楼站3座车站和磁各庄1座车辆段。该线路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十三五”规划中的一条骨干线路和落实北京城市总规、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纵两横”配套交通工程中的快速、直达、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服务专线、快线,将对加速京津冀地区经济融合、助力新引擎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新机场线建设引入全周期投融资模式,是北京市第一条从投资、建设到运营全周期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中国铁建组成联合体参与新机场线社会资本投资,为新机场线项目注入的社会资本超过总投资的50%,旗下十二局、十四局、二十三局、铁五院、铁建重工等单位承担了新机场线草桥站、大部分盾构隧道、全线铺轨、全线通信信号和部分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任务,部分设计任务、以及部分盾构机制造任务。
十四局隧道公司承建新机场线地下段最长盾构隧道,是影响全线按时通车的控制性标段。该区段采用2台管片外径8.8米的国产大直径盾构施工,属国内单线直径最大的地铁盾构隧道。在无水卵石地层中一次性掘进3847米,是国内地铁施工领域独头连续掘进最长的盾构隧道。面对一系列施工难题,十四局建设者成立科技攻关小组,联合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进行技术攻关,开创了“场地仿真模拟系统”、“盾构机和连续皮带双称重系统”、“大尺寸竖井定点检修工法”和“双同步注浆技术”等4项国内第一,实现了穿越大兴线等特级风险工程零沉降的目标,并创造了卵石地层中月均掘进506.4米、单日最高掘进43.2米的好成绩。
据悉,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采用了世界最高等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驾驶系统,车辆将首次采用基于城际平台的市域车型,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最高速,届时从草桥站到新机场仅需19分钟。
保障全自动无人驾驶,离不开整条地铁的“神经中枢”—— 信号系统。十四局电气化公司承建了全线通信信号以及草桥站机电安装工程。新机场线为实现无人驾驶、列车自动唤醒、检测、休眠等功能,对信号系统提出了极高要求,他们坚持“首件定标、样板工程”的理念,严格推行标准化施工工艺,保证了高品质施工质量。他们针对全线各站任务重、施工压力大、交叉作业频繁等困难,突破关键线路顺序作业方式,创新采用 “穿插法”施工,即根据不同专业作业特点以及时段、区段、部位的不同,统一科学统筹,充分利用既有空间,采用最大限度保证各专业在同一时间平行作业,保证了全线信号系统配合正常,运行平稳。
十四局五公司承担了新机场线全部地下段36.24千米的铺轨任务。标段内区间长、断面大,4种道床型式交错分布,施工组织难、技术要求高。同时,为了环保降噪需要,设计在11处总长4.6千米人口密集地段采用高铁CRTSⅢ型轨道板整体道床施工,这在国内时速160公里的地铁施工中尚属首次。面对繁重的施工任务,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科技攻关,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克服轨道结构形式变化、铺轨工期不断被压缩等困难,组织1300名施工人员,投入50余台铺轨设备,高峰期在10个工作面同时展开施工,提前完成了各项目标。
列车品质充分对标航空领域,首次采用载客车厢+行李车厢设置的“7+1”形式,全列定员448人,载客车厢分为普通车厢+商务车厢形式,座椅尺寸和间距超过“复兴号”高铁动车组二等座和一等座要求。
新机场线一期三座车站设计建设紧扣“一带一路”时代发展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采用现代最新科技展示手段,展现了古代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现代的空中丝绸之路,全面表现了新机场线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