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由铁四院交通院设计的福建洪山桥正式通车,自此,福州市民从杨桥西路途经新洪山桥、洪塘大桥至上街,将实现全程无红绿灯通行,通行时间由原来的半个小时缩短至五六分钟。
洪山桥项目位于福州市西部,起点于杨桥西路、洪甘路交叉口,路线自东往西布设,设置洪山大桥跨越闽江,与闽江大道、上下店路交叉,穿越妙峰山,终点与三环快速路洪塘互通衔接。
螺蛳壳里做道场
洪山桥项目地处核心城区及交通要道,施工场地极为狭小,且地下管网错综复杂,其中2公里范围内需设置两处互通立交、两座隧道、一座大跨径桥梁以及多个匝道桥、天桥和地道,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坚持立体思维,向天空要空间。杨洪和闽上两个交叉口,控制因素众多,互通设计难度极大,设计团队在杨洪交叉口,巧妙地设置4层立交,既节约空间,又实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红绿灯通行。在闽上交叉口,保留既有地下通道,对闽江大道、上下店路拓宽改造,并将既有匝道桥拼宽利用,形成上、中、下三层立交.新洪山大桥使用旧桥轴线扩建,最大限度利用既有空间,减少两侧占地。
留住绿水青山,向大山要空间。新妙峰山隧道经设计团队多次优化后采取新建左幅隧道、扩建右幅既有隧道的建设方案,避免了高达60米的边坡开挖,尽可能保留原生态植被,守护“清新”福州。
缩小征拆范围,向技术要空间。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反复优化征拆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减少洪山社区、神蜂科技公司等部位建筑物拆迁,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治堵过程不添堵
为方便市民出行,福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洪山桥项目必须边施工、边通车”。为此,设计时按照“占一道、还一道”原则,分期、分区域实施,将杨桥路口立交划分40个区块依次施工,并进行18期交通转换设计,极大压缩作业空间,确保交通不中断。
洪山桥主桥采用分幅设计、分幅施工,即先保留既有洪山桥,新建右幅桥,待完工后,再拆除老桥,在旧桥址上新建左幅桥,以确保过江交通不中断。妙峰山隧道采用左、右幅分离式设计,真正做到 “边施工、边通车”。
“保通便民措施,虽加大施工难度和作业工期,但从长远来看,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真正实现治堵不添堵。”项目总体王晓峰说。
难度大信心更大
项目建设场地有限,交通不能中断,且福州市委市政府、业主单位要求项目设计既要满足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又要节省工程造价、落实环保和人本理念。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设计团队没有丝毫畏惧,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总体王晓峰带领设计人员反复踏勘现场、不计其数地汇报评审,历经数十日的通宵达旦和艰苦奋战,最终方案获得了地方政府和业主单位的充分肯定。配施组长黎述亮扎根福州1100余天,全力配合业主开展技术管理和设计服务各项工作,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项目团队的精心设计和优质服务多次赢得社会各界赞扬。
一遍遍地完善设计方案,一次次地汇报设计成果,夜以继日绘制图纸,竭尽所能配合施工,设计团队用智慧和担当为福州打通多年交通堵点贡献了“四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