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供电、接触网、信号、机电、动车调试等工程项目主体建成,4月10起进入空载试跑……
一时间,人们把赞誉的目光投向了这支“站后王牌军”——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北京地铁建设团队,是他们又一次创造了“地铁速度”。
然而,一公司北京地铁建设者们没有忘记那320天的鏖战经历……
压力面前 开启决战
北京地铁14号线是一条连接北京东北、西南方向的“L”型线路,线路全长47.3公里,全线车站37座,除张郭庄站至园博园站为高架线路外,其余均为地下站线,计划2014年底全线建成运营。
但为配合服务于北京第九届国际园博会举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要求14号线西段7站1场(张郭庄站-西局站)提前至2013年5月建成开通并实现西局站与10号线联接换乘。
工期提前一年半!时值2012年4月,在站房、线路施工滞后的形势下,对于一公司承建的供电、接触网、信号、机电、动车调试等项目工程来说,实际施工、调试时间只有10个多月。要在10个月内完成7站、1场、11个变电所、36条/公里接触网及信号、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压力之大,绝非易事!
面对此情,一公司领导沉着应对,调兵遣将,迅速组成了以公司总经理丁晋春为指挥长,公司副总经理、北京轨道交通分公司经理王林祥和公司副总经理、北京轨道交通分公司副经理白新宇为副指挥长的工程指挥部,开启了14号线首通段施工大决战。
2012年5月,各专业项目部从组建进场起,就提出了“期到必成,力争第一”的口号。各专业项目部领导带领各自负责的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作调查、排计划,“抢晴天、战雨天,确保节点目标实现”“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掀起大干90天高潮”,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条条标语立下誓言,吊车、板车、轨道车轮番作业,人拉肩扛“见缝插针”。
激情挑战 步步跟进
开工伊始,在隧道不通、铺轨滞缓、站房滞后、交叉施工干扰大等一系列不利条件下,各专业项目部始终与站前施工单位同步进行,保持零工期跟进,
2012年6月,西局站变电所机柜进场,一公司北京轨道交通分公司总经济师、14号线供电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杨涛和供电作业队长于淼紧盯在现场指挥,直到机柜全部安全进入机房。全体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近百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在现场。
机电和供电设备到货、检验、进场、安装、调试各道工序有序推进,有条不紊。地面车站炙热难耐,地下作业却是闷热潮湿、空气浑浊,空间狭小、光线浑暗,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身上揣着藿香正气水防暑,参战将士激情高涨,施工进度不断加快。
14号线西段联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调试工作主要包括动车调试和系统调试两部分,几乎涵盖了设备系统所有接口调试。在设备安装结束后,留给联调联试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工作量却非常繁重。
“白加黑,24小时连轴转”,这是动车调试人员紧张工作的真实写照。冷、热滑、单车调试、多车追踪,围绕车辆这个载体,带动各个系统的联调工作不断推进;点对点、端对端调试再到模拟式调试,从小到大,由点到面,逐站、逐段、逐系统地步步跟进。
调试过程中存在一个尾工施工与调试检测的矛盾。尾工安装不完,调试就无法顺利进行,调试时又会影响尾工作业的进行。动车调试项目部统筹安排,合理组织,将时间、空间以最优化的方案分配给施工和调试,确保了联调工作顺利进行。
大干期间,仅供电项目部就相继敷设电缆400多条/公里,安装机柜600余台、电缆支架30000多个。2013年2月2日首次冷滑试验告捷;3月20日实现全线牵引带电;3月27日全线信号、供电、接触网、机电、疏散平台相继验收通过……
“四位一体” 打造品牌
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文宣对14号线全体参建干部员工提出要求“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地铁建设领域核心竞争力,持续打造‘中铁电化地铁’品牌。”
面对竞争激烈的北京地铁市场,如何在“皇城根”下站稳脚跟,再创佳绩?
为此,一公司14号线工程指挥部提出了“精专业、精施工、精管理、精把控”四位一体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工艺质量创优活动,竭力打造“精品地铁、人文地铁、科技地铁”。
工期虽紧,但严把质量关的制度不变。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投入施工现场;未经复审的施工图纸和现场核对的,一律不准下发;技术交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到位的分项工程,一律不准施工……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施工,各专业项目部都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做到工序一项不简,内容一点不变;上一道工序做完而未经检验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所有完工的各项工程,都要经专业项目总工验收签字,确保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就是以这种对工程、对业主负责的精神,14号线西段所完工的供电、接触网、信号、机电工程全部达到了设计标准和业主要求,检查验收一次通过,靠质量创品牌。
同时,一批批革新成果层出不穷。信号项目部副经理蒙占刚,针对原站台信号表示器显示方向不可调问题,潜心设计发明了缧旋式钻孔安装底盘,使信号表示器可呈360度方向调整显示,首次解决了地铁信号表示器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受到设备厂家和维管单位称赞。
限界检测车及关键工序操作指导卡、工艺质量标准汇编、轨道交通设备安装指导意见汇编、系统调试管理服务软件及动车调试过程管理软件等应运而生,其中自主开发的地铁限界检测车比人工检测功效提高30倍;有两个软件填补了地铁系统集成调试管理领域的空白。
以人为本 建项目文化
一公司14号线工程指挥部是如何在320天有效施工期内,与建设、设计、监理、兄弟局实现联动,确保安全优质如期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
用一公司北京轨道交通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吴建德的话说“我们靠的是项目文化,培育和谐管理,树立良好形象,力保施工完成。”
他们把完善项目文化内涵与整合项目管理制度相结合,把文化理念、管理制度制成标语、印成展板、做成卡片,在橱窗、办公室、生活区张贴展示,用管理理念和制度引导员工价值取向,影响和规范员工行为。为此,各专业项目部在每周末召开的交班会上,除总结安排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工作外,还专门对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结,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安排,鼓励员工针对施工实际,集思广益,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形成项目文化管理常态化。
供电项目部和机电项目部在组织开展“大干90天”劳动竞赛中,针对如何实现保“电通”和“主体安装完成”目标,制定了五项措施,形成了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
项目人才不仅靠配备,重要的是靠培养。供电项目部党工委书记郭军卫牵头成立员工培训小组,根据施工需求制定培训目标、计划和实施办法;项目部建立职工夜校,开办阅览室、学习室,为员工学习成才提供条件。
围绕“不负重托、不留遗憾、不辱使命”这一目标,一公司北京地铁人在工程质量上求“精”,在安全文明施工上求“实”,在施工组织、工艺规范上求“细”,在技术、QC攻关上求“新”,在自身素质提高上求“严”。
把人性化管理融入到施工管理全过程,把和谐管理的“经”念到了员工心坎上,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氛围。供电项目部为方便一线员工冬季洗澡,特意在当地澡堂购买了洗澡票。机电项目部一名员工的孩子得了重病,项目部组织全体员工为孩子捐款。每到逢年过节时,各项目部还为农民工送去米面、肉、菜,使大家真切感受到团队“大家庭”的温暖。
“建设精品工程、实现精细管理、培养全面人才、塑造良好形象”,把“为党旗增辉,为地铁添彩”活动作为工程创优目标,时刻鞭策和激励着每一名参建将士,火热的施工场景和浓郁的大战氛围交相呼应,构成了一道靓丽的工地风景线。
北京地铁14号线西段,又一次记录了一公司北京轨道交通分公司地铁建设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