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共建的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向北驶过彩虹桥,曾经的一片盐碱荒芜地渐行渐远,一座充满生机的绿色之城正在渐行渐近。日前,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承建的生态城重点民生配套项目23号地小学项目主体结构完工,并喜获天津市质量“奥斯卡”最高奖——“结构海河杯”和天津市“文明施工工地”殊荣。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突出“生态、节能、环保、自然、宜居、和谐”,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张晓鹏介绍,生态城重点民生配套项目23号地小学项目位于和畅路与和惠路交口,建筑面积22165.59米,含地上4层,地下车库及风雨操场地下1层,建筑檐高21.4米,合同金额7825万元,建成后可容纳1100名学生。目前地下车库、操场、教学楼等工程主体已经结束,正在进行外部装修,工程计划2013年下半年交付使用。其独有的英伦风格建筑,绿色环保的校园环境将为生态城的适龄少年儿童提供最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张晓鹏(左一)、项目经理李纬(右二)等人在“建筑节能公式牌”前现场办公(伍振 梁建刚 摄)
项目部围绕“共筑生态城市,建设美丽津门”主题,自2012年2月14日开工以来,努力营造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努力建设和谐社会首善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他们建立以项目经理李纬为主要负责人的各级质量安全环保岗位责任制,从扬尘、噪声、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等环保内容入手,打造绿色工地。为控制扬尘,建筑物四周设置全密封的干净整洁密目网,大门入口出铺设混凝土硬化路面,现场定时洒水降尘,裸露地面全部种上花草,另外现场采用干粉砂浆防尘。为控制噪音,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置噪音测试仪,按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严格控制钻机、挖掘机、自卸车等,砼运输车、砼泵车、振捣棒、电锯、切割机等噪声,减少扰民。他们还制定了项目污水排放的指标,力争做到不排放未经沉淀的污水,污水沉淀率为100%,排放水质符合标准要求。夜间施工照明采用加罩灯具,避免散光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造成伤害。
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张晓鹏(右一)、项目经理李纬(右二)等人在“安全警示镜”前给农民工示范正确佩带安全帽(伍振 郑明婷 摄)
生态理念在项目部处处彰显。他们还大力倡导节材,为最大利用材料资源,严格按照抽样单下料,严控下料尺寸,施工直径20~32钢筋全部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既提高了工效,又节省了钢材,仅此一项就共节约成本58万元。他们根据现场实际利用钢筋余料制作定型的楼梯临边防护、临时车架、雨水篦子,还对对木材进行再次利用,将废模板二次利用做成楼层洞口防护、架子挡脚板、电缆沟防护盖板、模板拼缝压条、楼梯踏步等。他们通过施工中对模板的几何尺寸、接缝、支撑等的严格控制,避免涨模情况发生,同时派专人清理集中洒落在外的混凝土,减少了对混凝土的浪费,并且现场对混凝土严格确保计算的准确性,严把材料进场关,避免混凝土的亏方。利用每次泵送完混凝土后泵管里的余料,进行对现场临时路面或场地的修补,或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达到废物利用目的,节省了成本。
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张晓鹏(左二)、项目经理李纬(右一)等人在现场办公(伍振 梁建刚 摄)
他们秉承“一切从百姓出发、一切为百姓着想、一切为百姓服务”的原则,为创建“节约型用地”,项目部在开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每一寸土地进行合理的布局,从材料的堆放、各种临建的布置及现场每个角落的绿化,都经过精确地计算,将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标准面积设计,此外,现场合理布置办公区、钢筋加工区、材料码放区等,将周边的死角设置垃圾存放箱、配电箱、部分用地进行绿化,减少废弃地和死角的存在。
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一分公司经理张晓鹏(右二)、项目经理李纬(右一)等人手捧天津“结构海河杯”、“文明施工工地“、”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等奖牌奖杯分外高兴(伍振 郑明婷 摄)
项目还大力开展“争做节约达人”活动,及时做好机具的维修保养及记录工作,使设备始终保持高效低耗状态,照明均采用节能灯具,安装电表,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和对比分析,做到人走灯灭,使用节能环保电器,空调室温设定不低于26°C。厕所采用延时自闭式节水便器,用水处均设有节约用水标牌,并进行节水比赛,定期对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情况抄表记录,提高职工节水意识,他们还对现场设雨水收集池,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优先采用收集的雨水、沉淀水等非传统用水。一系列举措,让“生态小学”美丽绽放在中新天津生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