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对于我国地铁发展历史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我国高原地区首条地铁——昆明地铁首期工程1、2号线南段胜利开通;对于承担昆明1、2号地铁线“心脏”工程——大梨园车辆段施工任务的中铁十一局集团六公司来说,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因为他们第一次承接这样涵盖设备制造安装、轨道铺设、工民建筑、土木工程、钢结构加工、桥梁架设等几乎所有铁路或地铁施工专业的综合性工程,合格率竟达到100%,单项工程优良率达到了95%以上,安全质量零事故,一次性通过了交付验收,现已申报云南省和中国铁建优质工程奖。
哲学家说,阅史观心,达者通哲。坚强者源自磨砺,成功者自成哲学,每一层高度都需要一次涅槃;每一次突破都需要理念上的跨越。第一次接触这种综合性工程的六公司员工,竟不可思议地向昆明市人们、昆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他们在大梨园车辆段施工过程中,到底演绎了什么样的理念哲学呢?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车辆段,占地面积为1913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5254.46平方米,其中包括信号楼、运转库、联合库、月检库、综合楼、高架平台、污水处理站、给水加压站、试车线、牵出线、出入段线、站场、桥梁等24个子单位工程,涵盖了地铁或铁路几乎所有的施工专业。这对于第一次承担工程结构这么复杂、涉及专业这么广泛的一个专业性工程公司来说,实在是难乎其难。更何况大梨园区域属于喀斯特地貌,溶蚀、溶洞、溶沟遍布地下,这给车辆段基础施工带来很大困难,致使很多员工产生了畏难情绪。时任大梨园项目经理的王军平,引用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和美国生物学家杜威·沃森的话说:“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规律”(牛顿);“华丽常常伴随着伟大,幸运更经常地来自于简单”(杜威·沃森)。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成为引领六公司员工迈出第一步的航标灯。
24个子单位工程、30多项专业,以及数以万计的工作程序和环节,乍一看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但项目经理王军平带领一帮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近卫军”,对所有的工程项目和施工程序逐一进行分解,然后再进行细化量化,并对在各个工程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风险源进行详细的描述和标识。
整体复杂,分解开来就可能变成简单;刚接触感到复杂,熟练了就变为简单。
对于信号楼、运转库、联合库等厂房的钢结构施工,六公司员工大都是第一次。面对数不清的结构件、螺栓、螺帽、焊点、接口,纵横交错的“天罗地网”,让人不知从何下手,也担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差错。为使这一复杂的施工项目变得简单,工程部的技术人员先将钢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分部切块”,再对各个部位所用的结构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身份序号”,然后对各种结构件、螺栓、螺丝等材料进行对口标识,施工人员只要“对号入座”,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保证了偌大规模的钢结构施工准确无误、无一差错,令人叫绝。
简单的问题程序化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最危险的地方可能让人谨慎小心,而最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让人麻痹大意。因此,水沟里可能翻船,平路上可能摔跤。对于简单的问题,却需要用严格的施工程序和流程,来规范每个人的行动,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
由于大梨园车辆段场内钢结构较多,预埋件工作量也特别大。别看预埋件的埋设是一项比较简单的工作,但由于预埋件埋设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安装及受力,所以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
为了避免“粗心大意”现象的出现,项目部副经理兼工程部部长王旭和负责设备安装的分部经理赫志东,将预埋件埋设施工进行了细致的程序划分:下料、预埋件制作、放线、预埋件固定安装、混凝土浇筑。
仅仅划分了施工程序是远远不够的,项目部还对各道程序再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比如预埋件制作及固定安装工序,别看这是个不复杂的活,但一旦粗心大意预埋件制作不合格或者螺栓拧不紧,就必然会埋下事故隐患。因此,除了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外,还强化技术人员旁站和检查跟踪制度。规定必须是一个人安装,另一个负责检查并作好记录。即便如此,王旭等工程负责人还必须再检查一遍。有的同志说,“工程任务这么重,人手这么紧张,还这样三番五次的折腾,当心耽误工期被打板子。”王旭耐心地给大家解释说:“只因为任务重、标准高、压力大,我们才更要精益求精,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如果每道工序、每个接点,都做到一次成功、一次到位,只要那样才能确保工期,才是最大的节约,最好的质量。”
果不其然,通过程序化的规定,使项目部的预埋件安装不仅更加快速,而且安装合格率达到100%,各项技术完全达到了设计规范及图纸要求。在业主组织的工程验收时,各个工程项目完美无缺,没有任何误差;道道工序臻于至郅,实现质量零缺陷。
程序的问题标准化
程序化管理,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切按程序和标准施工,每一个工作程序分几步,每一步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等,都要有详尽的操作规范,而不是跟着感觉走。这就如同“庖丁解牛”,只有顺着牛的“经脉”和“纹理”用刀,才会“迎刃而解”,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因此,大梨园尝项目部在施工工程中,始终坚持让让预案“部署”,让程序“当家”,让工艺“说话”,让标准“把关”。
大梨园车辆段综合楼地下室基坑全部为溶洞、溶沟,地下水丰富,加之施工时正值雨季,地下水喷涌不断,周围的地上水裹着泥沙趁机往地下下基坑里灌,给基坑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为此,项目部大力推行BPM程序管理系统,使计划、执行、控制、监控和改进,自始至终执行着程序梳理、程序分析和标准化作业规范,对每一道程序中存在的风险源都制定了风险防治预案。
同时,通过资源的优化,建立了超前地质预报、抽水降水、挖掘装运、喷锚防护和不良地质地段处理等标准化作业线,取得了准确的地质状态参数,全面掌握了溶洞涌水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据,事先有准备,处处讲标准,并及时调整开挖方法,实现了地下室基坑“工厂化”快速施工。施工中先后发生了多次透水事故,但每次都在他们的掌控和预测之内,不仅没有影响到人身安全,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塌方和透水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事故的损失。
为把程序化和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中去,项目部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标准,成立了标准化施工推进小组,结合实际编制或制定了《技术管理制度》、《标准化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卡片》以及一系列有效的奖罚措施;对各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细致的划分;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的细化、量化、标准化。比如,在无砟道床和道岔浇筑施工中,项目部多次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摸索出了从原材料控制、配合比选择、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养护、拆模修整等具体量化的施工流程和技术标准,对所有的操作人员实施定员、定岗、定责,一个萝卜一个坑;对施工中的各道工序,进行了卡表试验和科学计算,确定了每道工序的技术参数和衔接时间,使工序与工序、班组与班组、人与工序之间衔接紧密、合理循环。
为保证无砟道床浇筑一次性到位,他们在浇筑前先打支撑墩,确立道床标高,不仅加快了道床施工进度,而且减少了误差,避免了返工现象。
一切按程序标准施工的行为习惯,筑就了光彩照人的精品。大梨园尝车辆段所有混凝土结构物都做到内实外美,颜色一致,浑然一体,表面平整,过度圆顺,边线垂直,没有任何的蜂窝麻面。赢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