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及会员动态

中铁十三局三公司盾构梦圆甬城间

地铁,是每一个城市的梦想。地铁施工,更是每一家施工企业始终的追求。长期以来,地铁施工以其高精度的技术标准和高难度的管理要求,将众多综合施工单位拒之门外。

 

2010年底,十三局三公司中标宁波地铁2号线一期TJ2103标项目,标段全长3584米,含石碶站、轻纺城站、鄞石区间、石轻区间、轻藕区间共两站三区间及三座拆复桥的施工任务,其中三个区间的盾构施工任务达到了4932环共5951单线米,69180万元的合同额是2号线一期的标王。

2013年8月8日,TJ2103标“前进号”盾构在始发近170天后,终于破土而出,完成了轻藕区间左线1038环共1278米的施工节点。在江浙地铁市场经营多年后,韩永吉带领的项目一班人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盾构架子队,凭借自有盾构机完成了公司历史上第一个独立自主施工的地铁隧道施工节点。从蹒跚学步到大步向前,TJ2103标上下一干人用执着和努力敲开了盾构施工领域紧锁的大门,圆了企业多年的盾构梦,盾构施工从此不再神秘。

 

以人才培养破解盾构施工难题

TJ2013标上场之初,盾构施工人才十分缺乏,懂盾构施工技术的工程师缺,会盾构施工的技术工人也缺,施工管理人员捉襟见肘。就在现场告急声不断时,一队已经在盾构施工现场打拼了三年的人马及时赶到现场,极大缓解了项目的紧张局面。从2008年开始,三公司就已开始有计划地接触盾构施工,在杭州地铁施工中,这支队伍与其他集团联手,以“借船出海”的形式成功完成了穿越钱塘江底的1300米盾构施工任务。在施工中,他们拜师学艺,不耻下问,虚心向业内有着丰富经验的施工单位学习,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盾构施工经验,培养出一只配备完整的盾构施工管理队伍,为几年后的自立门户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宁波地铁盾构施工中,这只成熟的队伍担起了承前启后的重任,项目副经理郭宏宇和胡光、项目总工刘铁等人都曾经受过杭州地铁施工的历练。

在项目经理韩永吉的心中,“将一维的图纸变成三维的建筑,靠的是人才”,作为项目领导者,他深知人才的重要,企业不单要靠这个项目巩固江浙地区的轨道交通市场,更要从这个项目培养出一批年轻的盾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重任在肩,如芒在背。

在TJ2103服役的“发展号”、“前进号”、“先锋号”三台盾构,既有在杭州服役过的863型盾构,也有首次引进的川崎Φ6340加泥式土压平衡式盾构,两种设备从操作、技术参数设置、管理、维护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如何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短期内迅速掌握相关技能,成为摆在项目部面前的首要难题。

为了又快又好地培养地铁盾构管理人才,项目部有针对性的多次召开技术培训会议,培训内容涉及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机的保养与维护、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与盾构测量技术、盾构法施工流程、盾构施工用电等方面。负责主讲的老技术人员针对年轻人实践经验虽少、接受能力却较强的特点,认真准备课程。会议上讲授的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内容生动充实,课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次会后,大家都要进行交流答疑互动,老技术人员通过答疑的方式将自己丰富的盾构施工经验传授给新人。几次培训会下来,提升效果十分喜人,年轻人对盾构机选型、设备构造、功能、操作、参数选择等各方面均有了深入的认识,对盾构机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工况和盾构施工组织有了全面的领悟,项目部技术人员在盾构施工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此外,项目部又同步对年轻管理人员进行了变更索赔、施工安全生产等多项培训,将日常工作内容与盾构施工紧密结合起来,意在促使年轻人们以“盾构思维”建立未来的整体工作思路。

只有在风浪中才能学会游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着意鼓励年轻人在实践中成长。项目以杭州盾构管理队伍为基底,以经验丰富的老管理人员为主线,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年轻人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施工前期,项目将年轻人推向一线,“徒弟”们在掌握各种管理常识后开始负责盾构管理、测量、调度等各种流程的管理工作,碰到现场突发情况他们及时请示“师傅”,再将“师傅”的建议和指示传往一线,工作结束后,师徒交流一天的工作心得,所有疑问在点拨中化为经验。这种“传声筒”的工作方式看似简单,却让年轻人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就像一位“师傅”说的那样:这样带年轻人,虽然很累,但是效果十分好。

“为年轻人的成长负责,为年轻人留出成长空间”是项目经理韩永吉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所一直倡导的。盾构机的操作是一门技术活,盾构机操作台上,按钮密密麻麻,各种监视器不断闪烁,一个好的盾构司机能够在盾构推进过程中根据各种数据实时对盾构进行调整,这就需要盾构司机全面掌握机械结构、工程力学、工程测量等多种知识。从2008年杭州地铁盾构施工开始,公司培养的第一批盾构机司机全部都是大学毕业生,多年来,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一直被延续下来,为的是保证盾构司机的业务水平能够一脉相承。现在,在TJ2103标工作的盾构司机已经是公司自主培养的第三代盾构司机,他们每天下井步行十几分钟走过闷热的隧道,未到操作间就已满身大汗;一个循环十二小时,被大家形象地形容为“两头不见太阳”。工作上的困难年轻人们并不在意,但是“司机”的头衔却让他们感到微微的失落,寒窗苦读十几年却做了“司机”,到底值得不值得。了解到这样的想法后,项目班子并没有一味责怪小伙子们,而是为项目有这样一群勇于追求职业发展的年轻人感到欣慰。为了打开年轻人的心结,项目班子不讲大道理,不开空头支票,他们从实际出发,首先对盾构司机的收入进行了适当调整,同时将第一代盾构司机提升到了部长的位置上。看到自己昔日的“师父”如今走上了管理岗位,小伙子们心中的阴云顿时散去,就像一位老盾构司机说的那样:我们位置的提升,让小伙子们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更坚定了他们对自己岗位的信心。

在宁波地铁二号线上十二家施工单位中,承担盾构推进施工任务的有八家,而同时进行三台盾构施工作业的只有TJ2103标一家。现在,包括项目副经理、总工在内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85后”挑起了项目的大梁。从杭州地铁的蹒跚学步,到今天在宁波同时管理三台盾构推进施工,盾构施工人才的梯队式培养为跨越式的盾构施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管理为盾构施工保驾护航

上场近三年来,TJ2103项目在以项目经理韩永吉为核心的项目班子带领下,锐意进取,克服盾构施工人才缺乏、雅戈尔大道移交迟缓等多种不利因素,以“打造出一流的项目管理团队,干好公司第一个独立盾构施工项目”为终极目标,在盾构施工的大路上高歌前行。

2013年2月7日、4月26日、6月10日,“发展号”、“前进号”、“先锋号”三台盾构相继下井始发,盾构施工进入关键阶段。此时的TJ2103项目已是人才济济,项目自己培养的管理人员应对三台盾构机的管理已是游刃有余,管理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各只盾构施工队中。在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台盾构机日夜推进,向着“年底洞通”的盾构施工总体目标稳步前进。

三台盾构先后始发后,项目班子的工作重点也转移到了“管理”上。在项目经理韩永吉看来,“技术管理,重在管理,这个管理不单是管技术,更是管人,管队伍”,政工干部出身的他,在项目管理中体现出了浓厚的人文情怀,项目领导不搞特殊,以身作则,项目上下沟通融洽合作顺畅。

TJ2103项目地处宁波市鄞州区最繁华的地段,鄞州区是宁波市的税收主要来源地,在宁波市的经济发展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连34省道途径鄞州区一段也被更名为雅戈尔大道,其影响力可见一斑。项目不到四公里的施工区间就沿着雅戈尔大道一线排开,不单穿越了河流,也穿越了中华纸业、雅戈尔针织厂和众多的商铺聚集区。管段内长达448米的二号线轻纺城站则紧贴有着鄞州区经济中心之称的轻纺城,日客流量超过八万人,施工极为不便。

在人流如织的商圈内,乘车前往现场十分不便,拥堵的车流中车行的速度甚至不如步行,为了节省时间,许多管理人员每天步行往返于指挥部和现场之间,许多人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连午饭都在现场解决。看到这样的情况,项目部班子成员自费购买了自行车,又为管理人员每人配备了一台。随后的日子里,项目班子成员每天带头骑车往返工地,就连项目经理也不例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项目班子以身作则的感召下,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温度高达40度的七八月份,在现场站一会儿浑身就已湿透,他们仍然头戴安全帽骑着自行车往来现场,一天的忙碌后人们工作服上都积印着白花花的汗渍。在人来人往的雅戈尔大道上,身穿十三局工装骑车穿行在闹市中的管理人员,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随着施工的不断推进,管理人员变得越来越忙碌,为了保障盾构机正常推进,各个部室紧密协作,管理人员披星戴月,每天在现场忙碌。繁忙的日常施工越来越多地占用了管理人员与项目班子的交流时间,但是项目班子并未因为时间紧张而放松对团队的管理,为了保持管理层与项目班子的密切沟通,他们别出心裁地给大家留起了“作业”:按照要求,每个管理人员会按期上交工作日志、管理心得等,内容结合日常工作,这些“作业”由项目经理、总工等人亲自批阅并书写评语,赞扬进步,指出不足。这样的“作业”,为管理层与项目班子间建立了顺畅的对话渠道,每份作业就像管理人员的定期汇报,项目各层之间的交流在“作业”的完成与审批间悄然实现,管理人员在评语中看到了工作努力的方向,项目领导也在批阅的过程中对项目动向和人员工作情况了然于胸。

如今,在项目部的大门边上,悬挂着一个人员去向公示牌,项目部所有成员的名字都列在牌子上,名字后面标有“现场”、“办公室”、“休假”等状态,每个人出门前都会自觉地用红色的磁力贴标出自己的状态。这样的动态管理在TJ2103标已经成为一种自觉习惯,这种自觉是在项目长期、精心的团队管理中形成的。在项目部领导的带领下,广大参建员工积极发挥自身主动性,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客服各种不利因素,始终将“心系盾构、力保洞通”作为工作重心。从盾构选型开始,项目团队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在全线其他单位盲目地花大价钱引进小松、海瑞克等昂贵的“洋盾构”时,他们从实际出发,根据杭州地铁施工经验,结合宁波多淤泥的实际地质状况,力排众议选用了成本较低的川崎Φ6340加泥式土压平衡式盾构。这样大胆的选择也曾引起过沿线其他单位的质疑,但是在实际推进施工中,这台盾构出人意料地创下了日推进12环的优异成绩,用事实回应了之前的所有怀疑。盾构推进施工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结合设备状态、地质条件等各种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更改施工方案,为了准确的掌握现场实际情况,项目副经理郭宏宇和项目总工刘铁有时凌晨五点多就来到现场,一呆就是一天,回到指挥部的时候,衣服已经可以拧出水来。在项目班子的带动下,项目部人人都全身心地参与到施工中,为施工献计献策,负责盾构施工测量的测量班摒弃了传统的测量方式,将先进的全站仪安装到盾构机上,并派出测量员与盾构司机共同值班,切实做到了“两分钟一小测,一环一复测”,确保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姿态的准确控制;负责轻藕区间左线推进的“前进号”盾构出洞前,测量班根据先前杭州地铁施工中盾构出洞前突然下沉的实际经验,及时向项目部建议上调盾构姿态,此举有效保证了“前进号”的顺利出洞。

几年来,项目上下积极创新,先后为企业培养出多名稀缺的盾构施工管理、操作人才,弥补了企业盾构施工领域的人才空白。同时,项目通过对现场用工情况的长期深入调研,出了台《蓝领技能人才管理调研材料》,并以其为指导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人员为管理层、清包带劳务为规范的盾构架子队,为企业今后建立盾构施工队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参考模式。上场至今,项目狠抓和谐共建工作,坚持“资源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和谐共建”,先后获得宁波市“和谐共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荣誉。进入2013年,项目进入全面大干状态,三台盾构推进顺利,标段内石碶站和轻纺城站主体工程即将封顶,安全、高质量的施工在国家发改委稽查组和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检查中连获好评,项目部被评为“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2013年度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为企业巩固江浙区域市场、进军盾构施工领域做出巨大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