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而言,夜晚是家人相伴的温馨,是心灵沉淀的宁静,是甜美梦乡的惬意。而对中铁五局五公司西宁站改项目部建设者来说,夜晚,是灯光照耀下的忙碌,是机械轰鸣的喧嚣,是汗水挥洒的激情。在青藏线K9+916.2顶进箱形桥施工中,他们利用青藏铁路既有线夜间维护“天窗”时间,顽强拼搏、奋力攻坚,确保了工程施工的快速推进。
该桥为西宁双寨车站排洪修建,桥长307米,宽14.8米、高8.3米、顶程54.5米、与既有线路斜交15°,采用 (I12+D24+I12)型便梁对铁路既有线路进行加固。该桥施工难度极大,下穿既有线多达八股道,列车通过频繁;孔桩数量大,规格多;昼夜温差大;天窗施工时间短,安全风险高等一系列困难。为确保能按时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积极同青藏铁路公司相关部门协调,利用“天窗”时间突击施工。笔者亲临现场,记录下热火朝天、夜战“天窗”的大干场面。
9月13日晚23点,笔者来到青藏线双寨车站,来自西宁站改指挥部,西宁工务段、车站、监理,施工单位等相关配合人员正在会议室召开施工准备会,会上,各单位针对施工安全进行了部署,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薛廷贵介绍了当晚“天窗”时间的具体施工准备工作、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等。
23点30分,来到K9+850-970里程处,也是今晚的限定“战场”,70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安全帽,身穿防护服,扛着“装备”纷纷汇集,各类机械也陆续到位。14日零点整,对讲机传来驻站联络员的指令:“调度命令已下,今晚施工封锁区域为4道,Ⅱ道、Ⅰ道、3道,封锁时间为120分钟,即0点30分至02点30分,请防护人员到位,30分钟准备”。
弯弯的月亮时明时暗,呼呼的夜风挟着寒意,据气象预报,当天晚上最低温度为2摄氏度。现场负责人综合一队李队长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手举喇叭扯着嗓门大声讲到:“今晚我们的既有线孔桩开挖任务是新开5孔,继续挖深6孔,请大家准备好各自的材料,工具,施工中注意安全,确保任务的顺利准点完成”。时间在寒风中悄悄临近,大家纷纷脱下外衣,群情振奋、摩拳擦掌。
零点30分,随着87103次列车的通过,对讲机里传来了驻站联络员“施工开始”施工命令。两端的安全防护员迅速将移动停车信号牌摆放在既有线封锁股道中设定里程位置,施工人员象离弦的箭冲向“战场”,刨石砟的,铲土的,挑运的,分工明确,各尽其职。不一会儿,刨砟声,号子声、机械轰鸣声,现场管理人员的吆喝声,一下子打破寒夜的宁静。数展探照灯,手电筒和部分职工戴在头上的照明灯,刹那间照亮昏暗的施工场地,大家忙碌紧张的身影在一道道光束中游动,身穿的反光防护服在夜色下显得十分耀眼。
来到8-1孔桩,五位来自四川攀枝花的中年人正在紧张作业,听现场技术主管胡彬介绍,孔桩直径为1.8米,昨晚已施工至1米处,今晚继续下挖0.5米,并支护好护壁,桩内呈现土夹石,地质较硬,土方开挖量较大,施工时间短,劳动强度很大。灯光下,只见他们配合密切,孔内人员挖的挖,铲的铲,不断的将泥土、石块挥铲抛至孔口,孔外的三人搬运泥土在铁路线上快步来回穿梭。
在6-4孔桩处,两位20岁出头的重庆万州小伙,穿着防护背心,光着膀子,挥锹抡铲,看到他们满头大汗,挥汗如雨。看到整个现场灯火通明,大家干的热火朝天,站在夜风中瑟瑟发抖的笔者顿感心潮澎湃,寒意全无。
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进度在一寸一寸地推进,挖好的护壁经报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正在及时进行支模作业。经介绍得知,为确保既有线列车安全,孔桩在120分钟时间内必须完成50公分深的土方挖运,支模、混凝土护壁等工序作业,一旦不能按时完成,将给施工进度、行车安全及施工单位信誉造成影响。
凌晨1点40分,载着混凝土的罐车隆隆驶来,完成支模的人员纷纷提着载有混凝土的小桶在既有线上飞奔,他们与寒冷较量,与困难作战、与“天窗点”赛跑。
现场管理人员也忙个不停,负责人的小喇叭高亢激昂指挥“战斗”,技术人员一丝不苟严控质量,防护人员尽职尽责来回巡视,他们既是现场指挥官,又是精神鼓舞者,还是安全保卫员。
2点10分,驻站联络员报时“天窗”时间剩下最后20分钟。收尾工程正在争分夺秒的进行,已经完工的投入帮助他人行列,他们以团结一心之聚力,顽强拼搏之精神,力拔山河之气势,经过115分钟激烈“夜战”, 2点25分,11个孔桩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现场‘工完料清’,准点‘消点’”。小喇叭传出的声音在空旷的夜空格外响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