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及会员动态

只为老站换新颜 挥师集宁鏖战急——中铁六局集宁南站站改工程施工纪实

十月的塞外已是北风卷地百草折的萧杀景象,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风沙扑面,寒气逼人。集宁南站场改造施工现场却是另外一番热火朝天的场景,机械轰鸣,人头攒动,来自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的建设者们正在萧萧寒风里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集宁南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的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是京包、集二、张集、集通四大铁路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1989年改造后投入使用,车站主要以办理客运业务为主,同时兼顾京包、集二、集张、集通方向的货物列车中转。近年来,随着乌兰察布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客流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车站既有的客运设备设施落后,其功能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旅客出行需求,迫切需要进行站场改造。本次改造施工主要是对4、5道路基、轨道,拆除南地道Ⅰ、Ⅱ、3、4、5道梁桥新建南地道箱桥,拆建既有一二站台及风雨棚,增建三站台风雨棚,既有站房改造及扩建,铺设4、5道,Ⅱ、3道间客车给水栓及排水沟。改造后的集宁南站新设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增加候车面积1567㎡,增加VIP候车室120㎡,新建跨线天桥一座、风雨棚3座,同时安装扶梯6部,垂直电梯2部。

工程于2013年8月1日开工,11月18日完成,历时110天,是呼和浩特局名副其实的“眼珠子”工程。工程自开工至今,呼和浩特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和副局长王连春、王云光、王利铭先后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同时乌兰察布市和内蒙古铁路办相关领导也高度重视此项工程分别莅临现场进行视察。副总经理郭继龙代表中铁六局向呼铁局做出郑重承诺,必须全力以赴,强攻硬上,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兑现工期目标。

这是一场信誉之战。为了捍卫和提升中铁六局形象和信誉,打赢这场硬仗,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副总经理郭继龙多次来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呼和铁建公司作为承建单位,快速反应,立即行动,迅速落实。董事长、总经理王志雷,副总经理王永胜,党委书记王德志等班子成员和工程部、安质部、物资部、党委工作部等负责同志亲临现场办公,针对工期紧张和当地恶劣的天气,不讲条件,不讲代价,克服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艰苦,作业场地狭小,工种交叉频繁,工期迫在眉睫等困难,千方百计组织、调配资源,在最短时间内,抽调集结了近千人的施工队伍和百余台设备,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喊出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决战决胜,期到必成的豪迈誓言,并向呼铁局立下军令状,誓举参战将士之全力,拼搏攻坚,确保兑现铁路局提出的工期要求。自此,在钢丝上跳舞、虎口里拔牙、刀尖上添血,一场捍卫既有线王牌军声誉和企业信誉的施工生产攻坚战迅速打响了。

这是一场千人会战。军令状已立,冲锋号已吹响,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唯有强攻,只有亮剑,一往无前,方能誓夺胜利。为了抢工期、保节点,公司委派经验丰富的副总经理王永胜兼任项目经理,副经理当作业队长,管理人员当工班长,重心下移,沉在一线,靠前指挥,他们结合施工生产实际,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施工组织方案,把好技术管理、物资设备、后勤保障等三大关口,加大过程督控力度,为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施工现场,每天24小时作业,人员轮流倒换,机停人不停。作业区段“大干110天,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挥师集宁南站,争分夺秒抢工期”的红色标语历历在目,这是承诺,也是约定,激励着每一名参建人员。站台东西两头飘扬的“青年突击队”队旗也被吹得迎风起舞,感召着青年人也要不甘示弱。 所有将士挥汗如雨,号子响亮,干劲冲天,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工伊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志雷便驻扎在项目部了解情况、解剖麻雀、拿出对策,提出“工程既是“干”出来的也是“摧”出来的,要以亮剑精神铸造工程进度!”每天施工结束后准时开会已经成为了项目部不成文的规定,这里会集了施工中所有矛盾和问题,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为了确保工期,他要求项目部每周安排计划,下达班组和个人定额及工程量指标,明确责任,细化到人;每天班组对质量和进度实行自检,提出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于是有了公司“一号首长,守一号阵地”这么一说。副总经理王永胜临阵受命,关键时刻他临危不惧、沉着果断。为推进工程进度,他仔细分析工程特点后,制定了“集中优势,实施重点突破,打好站改攻坚战”的工作思路。作为施工第一负责人,他每天要第一个到现场签署当天的施工命令,施工结束后还要参加总结会,布置下一施工任务。白瑞鹏负责站改施工组织协调,白天晚上一直盯在现场,早晚批大衣,中午穿半袖,嗓子都喊哑了,有人劝他回去休息,他说:“这个站工作量太大,事太多了,我不在现场心里不踏实。”岳伟鹏是一名年轻的技术员,他每天要站内往返数次,处处身先士卒,与时间赛跑,与疲倦抗争,每天在工地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一连就是十几天,经常和其他技术人员一直工作到深夜。调度王兆清厚厚的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载着开工第一天到现在的施工计划和总结。还有更多的普通员工,主动放弃“中秋”、“十一”两节休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守,为站改工作的顺利推进默默奉献着。#p#副标题#e#

这是一场攻坚之战。施工场地狭窄,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上有接触网达千伏的高压电,下有铁道运输线及各种管线,可谓“天罗地网”;施工过程中集宁南车站又有较高密度的火车进出,真是个“卡脖子”工程。在“大考”面前,直属七项目部针对吊装交叉作业,安全制度严、施工工艺要求高的特点,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细化作业程序,集宁南站道发线2、3道封锁开始一声令下,两台吊车同时将两根白色9米长的立柱缓缓吊起,移位后平稳地插到钢筋预埋件中的法兰盘上,穿地脚螺栓,上垫片、上螺母、拧紧……经过这一系列人机配合程序后,跨线旅客天桥钢立柱吊装顺利完成。锅炉水电安装队在施工现场面临的困难也异常艰巨,他们的给排水管道与采暖管道、各种电缆以及雨篷柱、梁等都互相干扰,与此同时由于工地现场限制,车辆、机械无法进入现场,大多工作量只能由人工进行,为此安装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协调、排干,昼夜进行施工,同步加大夜间的穿插作业,力保第一阶段目标实现。对于工程项目而言,质量就是生命。为此项目部提出了工程质量“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的管理规定。按照管理规则,全面推行质量体系标准,项目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管理网络,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落实。工程材料方面,项目部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实行工程材料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所有材料必须经工地检测站取样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质量重在工序过程的控制,针对重点工序,项目部坚持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临近冬施,项目部又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结构物的强度和质量。施工生产的有序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会战期间,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项目党工委书记柳安一、综合部长董进主动承担起后勤管理这一重任,食堂不分昼夜随时为一线送餐。天不见亮,食堂师傅就在为员工筹备当天的早餐;天气暑热,食堂师傅就给一线施工人员送去苦丁茶和绿豆汤;寒冬时候,热呼呼的姜汤也常常送到工地现场;夜深了,后勤团队还会为加班员工送来精心筹备的夜宵。他们想千方、设百计,从吃饭、住宿、通勤、劳保等每一个细节入手,采取得当和周密的措施,让干部员工吃得好、睡得香、保暖好,始终保持充沛体力和旺盛斗志,保证了施工生产会战的顺利进行。

这是一场决胜之战。一个个工程进度数据记录着工程人的奋斗历程:从8月1日开工,桥涵架子队南地道共完成清运淤泥1500立方米,浇筑4、5道和Ⅰ、Ⅱ道下1-8+1-16+1-8钢筋混凝土箱型桥2座,混凝土3495.3立方米。一站台架子队拆除风雨棚6跨,拆除站台墙550延米,拆除站台铺面瓷砖19163㎡;浇筑钢筋混凝土站台墙525延米,钻挖浇筑雨棚桩基120根,安装钢结构立柱120根,横梁60根;砌筑排水沟60米,绑扎浇筑风雨棚钢筋混凝土446米,浇筑站台混凝土垫层6403㎡。二站台架子队共开挖风雨棚桩基64根,浇筑混凝土52根,绑扎承台钢筋16根。三站台架子队开挖风雨棚基础123根,已浇筑混凝土114根。安装钢结构立柱98根。给排水架子队共铺设排水管道612米,铺设给水管道541米,砌筑客车给水栓22座。房建架子队完成站房外墙保温板1676㎡,拆除钢床15㎡,安装断桥塑钢窗13㎡。经过56天的拼搏努力,项目部顺利完成了第一节点工期,为下一步施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集宁南站站改项目还在砥砺前行,各参建单位施工均按计划工期稳步推进,呈现一片良好势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参建员工无一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退缩,呼和铁建人这种敢于拼搏攻坚,敢打硬仗恶仗,誓夺任务全胜的铁军风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打出了气势亮出了威风。现在,全体干部员工正怀揣梦想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企业声誉,奋力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