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南盘江水,巍巍云贵高原。在云南红河州,一座世界上客货共线的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横空出世。10月1日凌晨,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南盘江特大桥劲性骨架钢管拱精确合龙,比计划节点工期提前40天。这座高科技、高难度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桥梁建设把我国铁路建桥技术推向世界前列。
挑战“高精尖”:十八般武艺向科学进军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钢管拱合龙后的雄姿(伍振 王利 摄)
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与文山州丘北县交界处,大桥全长852.43米,最高桥墩102米,桥面到江面的高度为270米,主桥跨度达416米。该桥属于高、精、尖、新项目,集拱桥、斜拉桥、悬索桥、连续梁桥、刚构桥、悬索桥、高墩桥等桥型于一体,集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高桥墩和骨架的外包混凝土于一身。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郝趁义、总经理彭仕国在项目上场伊始,就要求争“鲁班”、夺“詹天佑”,把南盘江特大桥打造成“桥牌”里程碑式的工程。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承建的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钢管拱合龙后的雄姿(伍振 矣成辉 摄)
为打响“桥牌”,该集团“调兵遣将”,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等国内拱桥方面的4位专家组成常设专家组作现场技术指导,同时成立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韩利民为组长的专家组,积极攻克技术难关,在项目部指挥长杨继明、党工委书记矣成辉、总工樊秋林、二公司总工兼南盘江特大桥项目经理于长彬、党工委书记赵克欣、总工贺常松等带领下,对拱座大体积砼防裂缝施工、劲性骨架斜拉扣挂悬臂拼装、大跨度钢管C80砼压注施工、C60高性能外包砼施工、缆索吊系统的架设与安全运行、扣锚索系统施工与过程索力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等综合施工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和攻关。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造血细胞”,。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项目部提出“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牢牢抓住项目标准化管理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指挥部指挥长杨继明(右二)、党工委书记矣成辉(右一)、总工樊秋林(左二)、安全总监李波(左一)在研究施工方案(伍振 赵江平 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们通过科技攻关,取消拱肋两端65米现浇段,劲性骨架一拱到底,钢管拱以折代曲,确保了施工安全,外包混凝土施工优化为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浇注工艺,索力由原来的13880吨减少到现在的1008吨,使施工又好又快又安全。
不久前,云桂铁路云南段业主单位云桂公司,对所辖云南8个标段16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标准化验收,十八局集团以95分的总成绩,位居标准化验收项目榜首。
“巨无霸”拱座:破解6万方砼浇筑难题
人们看到一个个“蜘蛛侠”在数百米高空系着安全带高空作业,当拔地而起的“擎天柱”屹立在眼前,心中都无不为之赞叹和震撼。十八局集团用“科技利剑”划出一道绚丽彩虹。
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二公司云桂铁路南盘江大桥项目经理于长彬(左二)和测量人员在现场办公(伍振 曹国英 摄)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配合比是质量的关键,项目部指挥长杨继明介绍,5、6号拱座共计需要绑扎8千余吨钢筋,浇筑近6万方混凝土。为此他们反复进行了实验与比对,精心寻找最佳配合比,向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发起了连续“冲锋”,做了大大小小的实验上百次。为把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项目部成立技术攻关组,采取导管降温、草袋保温、电脑控温等措施,特别是他们采用全新的计算机自动测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用循环水进行降温处理及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用双层草袋来保温等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及应力,通过这种内排外保的方式,成功解决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和混凝土开裂等问题,最终内实外美的拱座稳稳地将这座世界名桥托起在云贵高原上。
“大力神”给力:4240吨劲性骨架跃大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盘江特大桥属于客货共线桥梁,其承载力要比普通客专桥梁的承载力高40%左右。为“强筋健骨”,设计采用钢管劲性骨架结构,能有效增大桥梁的跨度,提升线路跨江的能力。
所谓劲性骨架是指在大桥混凝土构筑物中添加钢管、型材组合结构以提高大桥施工过程受力性能。南盘江特大桥劲性骨架共约4240吨,总分39个吊装节段,单节长约12米,节段最重近130吨,施工工艺为钢管拱单节段整体从江边吊到180米的高空,再平移208米到桥墩拱脚标定位置,这在国内双线铁路桥施工中尚属首次采用。
劲性骨架质量对全桥质量及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二公司南盘江特大桥项目经理于长彬介绍,他们首先严把材料关,从全国阳光招标,进行抽样“海选”,优中选优,精选优质钢材进场;像“绣花”一样,严格按照设计,精心施工。另外对纵焊缝、环焊缝采用CO2埋弧自动保护焊,100%超声波探伤及X光探伤,使焊缝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作业队每天24小时三班倒连续作战,持续开展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活动,最终提前40天完成加工和拼装任务,并确保劲性骨架结构整体线形控制在误差20毫米以内。
“千里眼”监测:8毫米误差写传奇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建设者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各个环节进行反复检算,利用先进的“千里眼”监测设备测量,确保“高精度”。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步骤多,主拱截面变化大,结构受力复杂。项目部总工樊秋林介绍,为控制拼装过程中的精度,他们通过外力平衡法、无外力控制法,采取电子水准仪、徕卡TCRP1201全站仪观测,另外在南盘江两岸布置14个控制点,安装14个摄像头等“千里眼”进行跟踪监测,并在钢管拱上安装测试元件对结构内力变化进行严密监控,最终水平合龙精度误差不到8毫米,堪称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钢管拱的合龙为后续管内混凝土压注、外包混凝土等工序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及操作平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一路鏖战一路歌,一批大桥施工科技成果应运而生:拱座大体积砼防裂缝施工技术、劲性骨架斜拉扣挂悬臂拼装技术、扣锚索系统施工与过程索力控制技术等荣获集团公司、中国铁建科技进步奖。
战旗猎猎,机声隆隆。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等参建队伍在高山深壑忙碌着,鏖战着,谱写了一曲雄壮的铁路建设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