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省、市都在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海宁市还被列为国家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记者昨天获悉,列入试点县后,该市首个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近日落地,项目涉及投资金额2.11亿元,也是海宁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合作双方为海宁市城投集团和嘉业卓众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采取“市政绿化工程委托建设+约定资产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实施,合作期10年(包括项目建设期及资产运营期)。项目由城投集团通过向社会资本方支付项目可用性服务费的方式购买项目可用性(符合验收标准的公共资产),以及支付运维绩效服务费的方式购买社会资本方的服务。
按照协议,在项目建设期内,由社会资本方负责海州路东延(阆声路—08省道)、竞芳路(海州路—水月亭路)、宗海路(海州路—水月亭路)的道路,以及碧云路(碧云大桥—海州路)和江南大道(海新路—08省道)两侧景观绿化等5个市政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保修及移交工作。同时,在资产运营期内,社会资本方负责城投集团指定房产包销、停车设施经营、土地经营管理、景观绿化养护及道路广告经营等5项资产的经营与销售,经营与销售收入用于弥补工程建设产生的费用。
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来考虑,此次PPP项目中设置了运营期绩效考核指标,运维服务的优劣决定运维绩效服务费的多少,且在协议中设置了明确的奖惩机制。因此,建设期内项目建设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社会资本方在运营期的成本高低,这一举措将有效激励社会资本方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统筹考虑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维护等,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此外,前期竞价时,社会资本方在进行项目可用性服务费报价时,除考虑项目融资、建设、保修等投入外,还需结合自身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回报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5项资产运营盈亏。此举创新了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报价方式,并充分尊重了各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偏好,亦为政府遴选社会资本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操作思路。
“市政基础设施PPP项目最大特点是实物资产、有形资源与工程建设的紧密挂钩,将筹资投入、土建施工、资产变现、资源利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整体融合于一身,集即期开发与中长期运行于一体。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我们的管理成本,也是资本运作的一种创新。”海宁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