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轨道公司上海梁场发运完第1425片U形梁,标志着由该公司承建的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6号线U梁预制工程全部结束。
上海16号线工程起点为浦东新区的龙阳路站,终点至滴水湖边的临港新城站,线路长约58.96千米,其中地下线路长约为13.741千米,高架线路长45.221千米。该工程是我国国内首条引进法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先张法预应力桥梁,先张预应力总吨位约1700吨。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是高架段的预制梁结构,预制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U形结构,运用大吨位先张工艺(35m梁还采用先、后张结合工艺),先张预应力总吨位约1700吨,不仅对梁体应力应变控制提出较高要求,而且在应力损失控制上要求的辅助工艺更高、更先进,同时对先张制梁墩台的设计、施工、工装配置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该工程梁型复杂繁多,正交、斜交、直线曲线、有无隐形盖梁、全、半开口等等经组合后主要梁型达一百多种,模板的通用性设计和施工技术难度大,质量控制标准要求高,在国内均为首次,无借鉴方案。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类似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采用“长线法,一串三”的先张反力台座,将三片梁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反力墙前的钢制张拉横梁,通过四个传力杆穿过反力墙上预留的孔洞,在反力墙后利用四台穿心式千斤顶整体张拉,有效解决了伸长值过大、频繁重复张拉等问题。同时,这还是占用场地经济,生产时间最短,设备能力配套效率最高,能耗最低,智能信息化控制最强的生产线。此项技术,项目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项目自主研发的“预应力同步控制系统”实现了“应力”、“应变”的“智能化双控”工艺,提高了张拉精度,获得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模块化液压自动控制模型,实现了不同梁型、不同线型、不同梁长的U形梁的预制施工;研发的辐射式蒸汽发热器循环供热系统进行梁体养护,达到了恒温控制,将热效率提高了30%,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源,实现环保、高效,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拌合站砂石含水率自动检测系统,保证了混凝土的品质,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研发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U形梁线上运梁车”,解决了U形梁无地面道路的铺设技术问题,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司与西南交大、北京望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承担了原铁道部“工艺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科研课题,拟试用于U梁的施工过程管理,在整个梁场范围内安装无线内网覆盖。现场技术人员手持终端手薄,将现场工艺,工序检验数据和工序状态进行扫描或录入,进入项目工艺信息管理系统,就可对每片U梁从原材料进场、混凝土生产、钢筋加工制作、预应力施工及仓储管理等全工艺、全过程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使每片U梁均拥有唯一的“身份证”,记录相关信息,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和可追溯。
项目部自2010年5月份开工以来,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工程文明示范工地”、“预制构件技术创新企业”、“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