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及会员动态

中铁五局五公司兰新项目部:鏖战兰新传捷报

2013年12月31日上午10点许,祁连山下,白雪皑皑,寒风凛冽,零下十几度气温使人瑟瑟发抖。而在中铁五局五公司兰新项目部西宁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现场,鞭炮齐鸣,彩旗飞扬,倍受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和社会各界关注的兰新第二双线LXSQZ-2标段97.1公里的无砟轨道工程宣告胜利完工。

捷报传出,参建健儿热血沸腾,激情欢呼,他们默默的坚守,无悔的奉献和激动的泪水记载着这支雪域高原铁军411天的披星戴月,艰苦鏖战。

勇于担当挑重任

兰新第二双线LXSQZ-2标段单线为100.37公里的无砟轨道工程,位于西宁市城北区至大通县境内,有隧道3座,特大桥6座,管段跨越1区1县6镇(区)36村。

在兰新第二双线施工组织推进会上,中铁五局总经理张回家,时任董事长、党委书记马江黔决定,标段其中单线为97.1公里的无砟轨道工程由五公司承担建设。

标段无砟轨道施工管线长,协调难度大;少数民族多,社情复杂;自然环境恶劣,施工季节短;工程质量高,技术要求精;要在2014年1月1日达到铺轨条件,工期压力大,一切一切的困难,摆在了五公司领导面前,公司总经理文泽成,董事长、党委书记曾平要求兰新项目部想方设法,组织高效精干队伍,动员一切力量,又快又好完成标段无砟轨道施工任务。

团结,务实,富有朝气,以项目经理周囿圆为首的兰新项目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3岁,面对艰巨的任务及不可预计的诸多困难,他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一种无畏的精神带领着项目部全体员工向无砟轨道工程发起攻坚。

精心组织强措施

本标段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技术含量高,工序多、工艺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给无砟轨道工程的顺利推进带来了困难。面对一系列不利因素,项目领导班子群策群力,镇定指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2012年5月10日,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无砟轨道施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加班加点认真编写《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反复讨论,共同审核,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要进行无砟轨道施工,桥涵、路基沉降观测必须通过专家组评估。作为国内第一条“高原、高寒、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要求十分严格,项目部成立了沉降观测小组,配备了精良的测量仪器,坚持定时进行观测详细记录,收集整理了一套标准完善、内容详实的桥涵、路基沉降观测资料,保证桥涵、路基沉降达到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评估要求。

为熟悉无砟轨道施工过程控制及工序安排,吸取先进的施工管理经验,7、8月份,项目经理周囿圆先后两次带领技术骨干翻山越岭,远赴800公里以外的甘青段十二标学习取经,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方案,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为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无砟轨道作业标准及规范,项目部多场(次)举办培训班,进一步提升现场作业人员操作水平和现场管理水平。

人员紧缺,项目部立即向公司作出汇报,公司积极进行协调、抽调相关人员,火速增援兰新。

机械设备不够,公司机电部积极沟通,快速解决。

劳务协作队伍不足,公司立即从其他工地派遣经验丰富,实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补充。

项目物资部门也积极与局物资管理办的沟通、联系,及时上报物资计划,加强物流运输安排、规划物资储存场地、超前储备各类物资,保证无砟轨道工程物资供应需求。

······

通过一系列措施,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向前推进,二十里铺特大桥及部分路基段沉降观测通过专家评估,CPⅡ、CPⅢ分段测设完毕,确保无砟轨道轨排精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8月16日18点30分,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在二十里铺特大桥正式启动,经过参建员工三个多小时的冒雨奋战,首片32米无砟轨道底座板成功浇筑,吹响了标段无砟轨道全面施工的号角。

众志成城迎挑战

2012年11月,西北天气进入低温,为保证无砟轨道工程质量,11月15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站改指挥部下令冬季停工,给2013年底全面完成无砟轨道工程带来极大的挑战。

2013年,将是项目部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攻坚年,决战年,春节过后,参建员工接到单位通知后快速返回工地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3月5日项目部复工动员大会上,项目经理周囿圆斩钉截铁讲到:“施工时间紧,我们要精心组织;工程任务重,我们要信心百倍;技术标准高,我们要认真负责;安全责任大,我们要尽心尽职;工作环境差,我们要顽强抗争,迎接挑战,在困难中成长,在磨砺中奋进,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根据工程任务,时间要求将任务总量多区域划分,多开工作面,制作施工进度图,倒排工期、制定详细的节点目标,按需求配足4套工装,每段实行专人负责,现场施工人员最多达五百多人,各类机械设备70余台(套)。

为及时了解生产情况,现场施工员将每天完成生产数量报告项目调度室,调度室汇总后报给项目领导,做到发现问题快速,处理问题及时,现场心中有数,服务全程跟踪,加快了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项目部建立健全无砟轨道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多场(次)举办培训班,对工程质量、安全技能进行全方位培训,加大现场的检查及过程控制,发现质量隐患和安全风险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对未及时进行整改的相关班组及人员将按照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同时,项目部全体人员按规定缴纳年度安全质量风险保证金,形成人人管质量,个个管安全的良好生产格局。

为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项目部每月下达施工计划的同时,出台了项目部及劳务协作队伍考核管理办法,针对生产任务,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每月初的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并兑现,极大的提高了项目部员工及各劳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项目部及各劳务班组人员抢晴天、战雨天,斗酷暑、迎风雪,顽强拼搏,奋力攻坚:

5月14日,长约6845米的二十里铺特大桥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提前十四天完工。

8月28日,无砟轨道班组进入大通老爷山隧道施工。

9月10日,塔儿湾特大桥无砟轨道工程胜利告捷。

11月16日,大通段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完毕转入长约5700多米的西宁隧道。

距离总工期只剩下45天,任务重,时间紧,冬季进行隧道无砟轨道施工面临着很多困难,项目部领导班子运筹帷幄,从施工班组中挑选出三支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队伍进行分段多面突击。在隧道进、出口及斜井地段悬挂棉篷布进行封闭,严禁冷风渗入,同时购买了20多个火炉进行升温,保证洞内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调整冬季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加大轨排精调工作力度,加强洞内施工照明,通风、降尘等措施,发起了最后一役西宁隧道无砟轨道工程“攻坚战”。

科技攻关见成效

为提高无砟轨道工程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成立QC科技攻关小组针对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展开针对性的技术攻关。

西宁天气昼夜温差极大,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极其严格,试验室和拌和站的技术人员跟车跑现场,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不同温度反复调配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解决混凝土表面裂纹难题,QC小组成员利用白天,晚上测定出不同温度下抹面间隔时间,抹面次数、收面要求,在最后一次抹面压光后喷涂养护液,覆盖土工膜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而产生裂纹等,保证了混凝土外观质量。

通过项目部技术人员团结协作,先后攻克了无砟轨道高原冬季施工难题,桥梁底座板模板与支撑系统优化、路基支承层模筑施工工艺、路基道床板假缝与伸缩缝模板的改进,轨排高程与中心的精度调整控制、防止道床板混凝土结构、收缩开裂等十多项技术更新。通过技术更新,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施工进度由以前每个班组平均每天完成道床板浇筑80米提高至120米,得到青藏铁路公司西宁站改指挥部领导的高度赞扬,消息传出,临近施工的兄弟单位也纷纷前来学习,观摩。

凝心聚力创佳绩

“晌午时分直冒油,黄沙漫天狂怒吼,头裹罩布露双眸,夜半冷风直刺骨”。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时不刻的考验着兰新二线的建设者。

七月份的兰新工地,地面温度高达四十多度,强紫外线和阳光的双重照射,晒得人们眼冒金星,皮肤发疼,无砟轨道施工班组的500多名人员,早上六点多钟就来到现场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中午没有休息,吃饭都在工地上,迎着滚滚的热浪,面蒸背烤,他们大多数人手臂上被烈日照射脱落的皮肤依稀可见,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为保证每天完成120余米道床板施工任务,每天都得早起晚归。

项目部四个无砟轨道精测小分队,为避免白天作业面多相互干扰,施工机械振动、温差大、阳光照射、风沙大等影响精度,他们利用夜晚对铺设的每根轨枕进行精调,大家称他们为兰新工地上的“夜猫族”,他们身穿棉大衣,头戴雷锋帽,在孤寂荒原、寒风肆掠的夜晚进行无砟轨道的精调工作,从无砟轨道工程施工以来,无论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他们每晚都坚持在轨排精调岗位上。

共产党员、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项目经理周囿圆工作作风雷厉风行,工作态度严肃认真,管理思路清晰敏锐,为了推进无砟轨道施工进度,他和班子成员、技术干部常常在吃饭餐桌上,行车路途中,施工现场上一起研究施工组织方案,改进施工工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工程质量,他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督促整改。他的身体不是很好,可为了工作什么都不顾,人称“工作狂”。10月份项目部资金紧张,他积极与业主、局指的沟通、协调,跑了一趟又一趟,没什么进展,工地上需用钱,急得他身体“上火”,口里生疮,吃不下饭,经过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找领导,求帮助,真情所致,金石为开,资金终于得到解决,确保了项目生产按计划推进。

党工委书记刘魁一听到哪里有困难,哪里要协调,不管再累再晚,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及时化解矛盾,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他经常深入基层与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生活疾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大家称之为“贴心书记”。

项目总工程师童绍伟每天在40多公里的线路上指挥着生产,把现场管理的井井有条,忙碌的奔波,高强度的工作,几个月下来,体重下降了十多斤,人被晒得似“黑包公”。

拌合站长冯德权,别看他个子小,工作能力却不一般,为保证混凝土质量,他同试验人员一起勤跑现场,刻苦钻研,调配出既合格的混凝土配合比,又减少原材料浪费,通过他的精心管理,勤奋工作,该拌和站被局兰新指授予管段首个物资“五化”管理示范点,个人也被公司评为2012年度“先进生产者”。截至2013年12月31日,该拌和站累计生产混凝土182462.38立方,产品优质,信誉良好,为项目部兰新二线誓创精品工程立下新功。

项目部各部室精诚协作,团结一心,争先锋,做表率,急为现场所急,想为现场所想,尽心,尽责、尽力为现场服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合理攻坚,2013年12月31日上午10点38分,西宁隧道无砟轨道工程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管段单线为97.1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提前一天全部完工,所建工程相继受到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青海省安全生产管理局、青藏铁路公司、集团公司等单位领导的高度评价。

项目部依托科技创新,依靠科学管理,以建设精品工程为追求,以凝心聚力的和气,舍我其谁的霸气,攻坚克难的勇气,实现了LXSQZ—2标段无砟轨道工程安全,优质、提前完工,同时,创造了连续安全生产1385天的好成绩。他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再次用实际行动在雪域高原奏响了一曲鏖战兰新的胜利之歌。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