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随着一声炮响,兰新高铁的制高点、也是全线最后一座隧道祁连山1号隧道胜利贯通,千百年来阻隔着甘青两省的祁连山实现了一隧相连,高铁穿越祁连,再次吸引世人的目光。
祁连是古匈奴语“天上之山”的意思,翻山之路难于上青天,所以祁连山也叫“凄凉山”。
兰新高铁被誉为登天之路。为了让高铁登天,开工5年来,建设者在无人区的大山深处默默奋斗,用忠诚、勇敢和智慧,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56年坚守,铁军旗帜在雪域高高飘扬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祁连山隧道项目部已先后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青藏高原工人先锋号”,今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1年,中宣部在“红旗飘飘”宣传活动中下发通知指出:“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祁连山隧道掘进队是一支有着53年光荣传统的英雄团队,自2010年承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祁连山隧道工程以来,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大力发扬铁道兵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连续攻克碎屑流地质世界级隧道施工等多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工程奇迹。”
是的,二十局集团是一支和青藏高原有着不解情缘的队伍。他们五次走上雪域高原,四次参与青藏铁路建设,三度与兰新铁路交手,先后三次打通当时世界铁路第一高隧,见证了高原铁路从无到有,从普通铁路到高速铁路的历史性飞越。
二十局集团的前身铁十师分别于1959年、1962年、1973年先后三次开赴雪域高原,建成了青藏铁路一期的代表工程、20世纪世界第一高隧——关角隧道。
从1959年第一次踏足青藏高原到1984年脱下军装,铁十师有204名官兵为青藏铁路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25年间,除了正线施工,他们还长期配合科研单位在风火山及清水河等地进行冻土条件下的桥、隧、涵、路基施工及人体适应性试验,为青藏铁路全线建成提供了宝贵的数据。50团13连因此被铁道兵党委命名为“风火山尖兵连”。2001年,青藏铁路格拉段开工,二十局集团再度建成“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2010年,这支队伍第五次挺进雪域高原,承担“世界高铁第一高隧”——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的施工。
当年任风火山隧道掘进队队长的任少强,如今以二十局集团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身份,再度率队出征雪域高原,担任祁连山隧道项目部经理。任少强把“风火山尖兵连”旗帜扛上了祁连山。更为巧合的是,承担祁连山隧道施工,这是二十局集团与兰新铁路的第三次交手。从1952年参加兰新铁路建设到兰新复线再到兰新高铁建设,他们三次参建兰新铁路,成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又一段传奇。
从关角山隧道到风火山隧道再到祁连山隧道,从矿山法施工,到冻土隧道施工,再到碎屑流、极高地应力地质条件下的高铁隧道施工,这是中国铁路隧道施工的编年史,每一次都代表着中国铁路建设的最高成就。
征战祁连,用科技利剑铸造中国高铁新高点
兰新高铁是我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的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纵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全长1776公里。二十局集团担负的LSX-7标,全长16.336公里,由祁连山1号、祁连山2号隧道以及两隧之间的硫磺大桥组成。7标管区海拔3700至4300米,是全线的制高点,属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祁连山隧道轨面海拔高程3607.4米,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开挖断面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隧道。
二十局集团举全局之力,投入近两亿元,引进世界最先进最齐全的隧道掘进设备。上场前期,参建的各公司主管领导将办公室及机关各部门都搬到了现场。
祁连山隧道所穿越的碎屑流地质、软岩极高地应力强挤压大变形复杂地质、超大涌水突泥等施工难题,是世界铁路隧道施工首次遭遇,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列为I级风险隧道,属于中国铁道科学技术边缘研究课题。
在业主组织召开的祁连山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论证会上,30多位专家一致认为,该隧道是中国隧道施工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也是当今世界高海拔地区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铁隧道。
任少强将祁连山隧道与风火山隧道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总体上祁连山隧道施工难度大大超过风火山隧道。
征服极高地应力是对祁连山人的极大考虑。刚开挖成型的隧道,断面160㎡,在强挤压下,会缩减到不到150㎡,支护的钢架会被扭曲为麻花状,1米多厚的混凝土仰拱会被挤压隆起为“八”字形,浇筑闭合后的混凝土衬砌被挤爆。面对史上罕见的难题,他们联合西南交大等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用一年时间做了9个试验段,一举拿下这世界级高原高铁施工难题。
具有“地下泥石流”之称的“碎屑流”,是祁连山隧道掘进中的又一只“拦路虎”,通过反复较量,他们同时将2至3种工法揉在一起,总结出“一探二封三泄四注”新方法,成功解决单一工法无法解决的隧道掘进难题,成功穿越1.6公里的碎屑流段,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精神高地,用热血年华谱写英雄赞歌
光荣的团队,传承着光荣的传统。英雄的伍队,从来都不缺英雄的故事。祁连山,一座“天上之山”,也是一座“英雄之山”。
罗宗帆,曾经是风火山隧道出口掘进队副队长,为了实现现场的有效管控,他卷起被子住到了隧道口,天天遵守现场指挥施工。一次,他和项目书记郭育红、常务副经理冀胜利一起被突发的涌水淹没后死里逃生,成了有名的“阎王不要的英雄”,祁连山隧道在他们的生命里写下了惊心动魂的章节。
“铁头”张云平是祁连山上的名人。从2号出口经理到1号涌水“救火”,他以特殊的个性三次被任少强剥夺施工权力而三次被招回,他说:打不通祁连山隧道我死不瞑目。
项目副书记兼综合办主任安维杰,是一名参加过多条铁路大线建设的老兵,是项目上的无名英雄,他的誓言是:“不打通祁连山决不回家过年”。
老兵杨文宣是项目安全副总监,为了工作他失去了妻子和家庭,可他从不把这些挂在嘴上,始终坚守“安全大于天”的信条,坚持昼夜巡查经常到半夜两三点甚至通宵,而且还承担了项目全部重点汇报材料。
孙引浩,1号隧道出口架子五队队长,一上任就遇到了塌方的下马威,他比项目部规定的时间提前了15天完成抢险任务,并创造月进度70米的纪录,引得业主组织兄弟施工单位前来观摩。
2号隧道进口架子队一队长苟冰,是祁连山众人皆知的“冰哥”,一队原来是有名的烂队,苟冰接任后一举成为先进队,并发展成为“超级大队”,“冰哥品牌”因此声名远播,苟冰快速成为二十局集团管理团队中有名的实力派。
苟冰的搭档杨立燃,是项目副总工兼一队总工,作为全队的技术大拿,杨立燃在洞内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洞外时间。长年的隧道施工使他患有陈旧性肺炎,他曾多次想请假回家但他却终把请假条锁在抽屉里。
一队老兵胡家森是有名的“大管家”,一个人管几亿元的多种设备,他既管又修,无论什么问题,他手到病除。他说,几十年和设备打交道,和这些铁疙瘩真是有了感情,快退休了又遇上了世界第一高隧真是幸运。如今,他刚刚毕业的儿子也上了祁连山隧道工地。
被称为“现代愚公”的杨绍文,在隧道里一住就是几个月,只要他在现场领导就放心。参加工作35年来一直在施工一线,妻子病危时他劝妻子到大医院去治疗,妻子说:你的钱是命换来的,是血汗钱,我不能白花。弥留之际,她把老人和孩子叫到跟前嘱托,她死后一定要让大家给老杨找个伴。
说起项目上职工,任少强有讲不完的故事。他说:这们这支队伍已经在高原呆了半个多世界,作为第四代青藏人,作为“风火山尖兵连”的现任“连长”,自己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从风火山到祁连山,任少强累计在高原工作的时间13年。如今,在风火山上一起打拼过弟兄,有十几位已经相继离去,这是任少强心中的痛。他说,在高原上拼搏就是要付出生命打折的代价。家里的老人都也年迈有病,弟弟又患有重症,任少强是家里惟一的顶梁柱。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祁连山拼下来后,老天保佑自己的身体不要出问题。名名知道是玩命,却要死死坚守,这就是精神。
任少强认为,生长在雪域高原上的藏獒,威武雄壮,坚韧刚毅,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不言苦累,富于智慧,巧于搏斗,生于忠诚,死于奉献,执着坚定,血战到底,永不放弃。任少强一直在思考,藏獒这种精神,正是祁连山隧道掘进队精神的生动写照。
是的,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从老西藏精神、铁道兵精神、“风火山尖兵连”精神、风火山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再到祁连山“藏獒精神”,一支队伍,一脉相承,这就是他们一次次凿穿世界高隧的精神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