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二公司青海花久3标项目承建卡日隧道地处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最低气温达零下34摄氏度,自然条件艰苦。隧道全部为软弱围岩,浅埋段比例高,施工难度大。受海拔影响气候条件差,沿线海拔4200米以上,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施工人员环境适应性能力差,机械效率低,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全线处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环境保护、恢复难度大,是全线控制工期的重难点工程。
高寒、缺氧、废气,对在现场的人来说是一种煎熬,尤其是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时,喷锚料喷在高温的岩面上,热气夹着水泥粉末扑面而来。打风枪、安装钢拱架是体力活,喷射混凝土是“苦力活”,一般人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就感觉疲劳和不适了。更重要的是,隧道内外温差最高时相差30多摄氏度,这种温差的变化人类很难适应,稍不注意就会患感冒。在内地感冒是常见病,但在高原就极易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如治疗不及时或身体机能出现问题,死亡则是常见的结果。
项目坚持“要奋斗不要有牺牲”的原则,把保证人的健康作为首要任务。项目在加强通风、降温的同时,特意在隧道内建起了流动值班室。里面安装了空调、电扇,配置了氧气瓶、热水器,并备有矿泉水,隧道内作业人员在“三班倒”基础上实行“每班三组制”,即“三班倒”中的每个班再分成3个组,根据情况每1至2个小时轮换一次,被安排到值班室休息。项目把“实现标准化管理、打造优质平安工程”作为施工突破口。细抓“法规”建设,狠抓标准落实,实行“样板”引路,把质量与标准融入到每一道施工工序中来。项目还加大对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及考试力度,做到合格后才能上岗;对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还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自2013年上场以来,在长达1年多的施工过程中,参建人员面对自然环境和施工困难的重重考验,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打平导洞和斜井增加作业面的方法,实现长隧短打,同时加强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利用作业面视频监控系统,强化地质围岩量测,严格卡控安全步距,稳步掘进. 项目部购置了TSP超前地质预报设备、隧道变形监测设备,加强安全预警;同时还采用大孔径超前钻眼的方法,达到释放应力、降温和探明地质的效果,防止岩爆;对于软弱围岩,他们采用地表注浆、打长管棚并注浆、减小步距、紧封闭等应对之策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据悉,迄今为止,隧道左洞已经贯通828米,右洞贯通760米,占完成总量58.5%。